一贯煎加减治唇风医案
以唇部红肿、疼痒,日久破裂流水为特征的唇部疾病称为唇风,与西医的慢性唇炎相似 。自觉唇部发痒,疼痛如火燎灼热之感,并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好发于下唇,局部呈暗红色,表面干燥、皲裂、流水,易出血,或糜烂、结痂,覆盖有鳞屑状物,易剥脱,脱后如无皮之状 。口唇肿胀,外厥如驴嘴状,唇周肌肉紧张,时有润动本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内生,复受风邪外袭,以致风火相搏,引动湿热之邪,循经上蒸,结于唇部,气血凝滞而成;亦有因脾经血燥者,因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统血,若饮食不节,脾经积热,日久阴血受损,或温热病后,伤阴化燥,血热化燥生风,风盛伤筋,则唇动,燥热熏灼肌膜,故干裂流水,如无皮之状 。也可因风吹、日晒、烟酒等不良刺激,风火邪毒乘虚直侵,造成唇部肌膜受损,染毒而成 。本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由于脾胃蕴热,复受风热湿邪侵袭,早期以实证为主,多表现为胃腑实热证;后期则由于热蕴日久,阴血受损,血虚化燥生风而致,以虚证为主 。故本病辨证首先要辨其虚实 。总的治疗原则,早期为疏风清热解毒,后期为养血,润燥祛风 。
【病案举例】
(1)患者,女,42岁,1997年3月20日就诊 。患者口唇干裂、溃烂、结痂、脱皮反复发作3年,久治不愈,每至月经来潮时加重 。症见:口干,下唇疼痛、溃烂、干燥开裂,无脓血分泌物,裂口处肉色红暗,开闭口唇困难,汤水难入于口,伴心烦,胁痛易怒,纳食乏味,面色无华,眼鼻干燥,溲黄便干,舌红无苔,脉虚弦无力证属肝阴亏虚,血热风燥 。治以滋补肝肾,凉血润燥 。方用一贯煎加味,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2g,玉竹10g,枸杞15g,当归20g,生地、熟地各15g,丹皮12g,赤芍、白芍各12g,青蒿6g,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 。10剂后口唇干燥、结痂症状减轻无溃烂,裂口愈合,口唇略红润 。宗原方加陈皮20g,香附10g,继用20剂,诸病症悉除而愈 。随访1年未再发作 。
按此证患者病程日久,伤阴耗气,血热津伤 。妇人以血为用,故每至经期津随血失,唇肉失于润养而致本证 。肝主藏血,血失则肝阴不足;津液耗伤,血液则越加干涸 。方用一贯煎加减,柔肝养阴,凉血润燥,使之津血充足,热燥得以清润,唇肤得以濡养,病获痊愈 。后加用陈皮、香附,旨在调和诸药,以除滋润甘凉之药用之日久酿湿困脾,使胃纳呆滞、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之弊
(2)患者,男,38岁 。1991年11月8日初诊患者胁肋窜痛、口唇糜烂半年余 。曾用中药疏肝理气、清泄脾胃之剂及西药抗生素、维生素等均无效 。化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肝功能均正常;胸部X线透视两肺心隔未见异常 。但患者胁肋窜痛悠悠不休,口唇多处糜烂隐隐作痛,且胁下及胃脘不适、食纳欠佳、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此乃肝肾阴虚、血燥气郁、郁火乘脾所致 。当滋阴疏肝稍佐苦辛之味调理中气 。用一贯煎加味,处方如下:北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15g,枸杞子12g,川楝子6g,佛手6g,炒枳壳3g,水煎服,日1剂 。忌用辛辣之物 。上方服3剂后,患者胁肋窜痛已明显减轻,口唇糜烂亦见好转,食欲增加 。效不更方,继用上方6剂 。
而后,患者症状消失,胁肋窜痛及口唇糜烂均愈 。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 。
【一贯煎加减治唇风医案】按此患者胁肋窜痛合并口唇糜烂、ロ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为肝肾阴虚不能濡养肝络、血燥气郁、郁火乘脾所致 。此胁肋窜痛,本在阴虚肝络失于濡养,故单用疏肝理气不效 。其口唇糜烂、非脾胃实火,故清泄脾胃无功 。患者兼见胁下及胃脘不适、食纳欠佳,用一贯煎稍佐苦辛之佛手、枳壳,滋阴疏肝兼调中气,滋补肝肾而不腻,疏肝调中而不燥,相济为功而重在滋阴治其本 。如此,肝肾阴复、肝络得养,郁解热除、脾胃安和,故诸症随之而愈 。
推荐阅读
- 一贯煎加减治口疮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干燥性咽喉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咽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耳鸣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内耳性眩晕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误补益致早泄阳痿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前列腺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地图舌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呓语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