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多饮症医案

【五苓散加减治多饮症医案】【病案举例】
1.陈某,男,46岁,1996年6月12日就诊 。患者渴饮无度,昼夜饮水超过5000ml,尚觉口舌干燥,纳食尚可,惟觉精神疲惫,小便清长 。曾服沙参、麦冬、天花粉等中药,效果罔然 。察其舌脉,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象沉滑 。化验检查尿糖阴性 。细审其证,热象不着 。辨证为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水津不能上承所致,当以五苓散化气利水,敷布津液 。处方:桂枝6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猪苓10g,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3剂后,口渴多饮明显减轻,每昼夜饮水减至约3000ml,效不更方,继服10剂,诸症皆除 。4按:五苓散是治疗由于水湿内停,阻遏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的多饮、多尿、水肿及小便不利等证,具有化气利水的功效 。本病例是以口渴多饮为主症,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下》一书中说:“五苓之渴饮水,是水停不化气,气不布,则津不升 。”用五苓散以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水,使水湿能化;配桂枝温阳化气,使气化行,津液得以上承,药证相合,故服数剂获良效 。
2.孙某,男,8岁,2003年5月27日初诊 。口渴尿频4年 。4年来口渴多饮,尿频,白天小便约10次、夜尿3~4次,尿有臭味,量多,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尿常规、尿比重及血糖检查均正常 。证属肺失肃降,肾气不足,气不固 。治以宜肺温肾行水,方以五苓散加味 。处方:泽泻18g,猪苓、茯苓、白术各10g,桂枝、小茴香各6g.5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口渴、尿频明显减轻,服药有效,继服10剂而愈 。
按:肺主气,有通调水道、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之功能 。病在肺则肺失宣发,水液不能布散,机体不得水液充养、滋润而口渴;肺气肃降太过,使水液直趋肾和膀胱则尿频数肾气不足,气不固故夜尿多 。五苓散具有开鬼门,洁净腑,通调水道之功效,可治肺失肃降,三焦失统,不能通调水道之证,加小茴香温肾固,故药尽病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