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配方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类:①浅表性胃炎,炎症仅及胃黏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②萎缩性胃炎,炎症已累黏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③肥厚性胃炎,以胃黏膜皱襞显着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黏膜肌层.
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胃部炎症,是指炎症累及胃黏膜的浅层,但也可累及深层.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胃黏膜的上1/3者为轻度,炎性细胞超过黏膜的1/3,但不超过全层的2/3者为中度;炎症细胞浸润达全层者为重度.浅表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有: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有时黏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炎症细胞主要是浆细胞、淋巴细胞,偶有嗜酸细胞.固有膜常见水肿、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体正常.没有破坏或腺体减少,有时可见糜烂,即固有膜坏死(病变不涉及黏膜肌).表层上皮细胞变扁平,其排列常不规则.
中医依据胃炎主次症的不同将其分属于胃脘痛、嘈杂、痞满、呃逆、嗳气、吞酸、纳呆、腹胀等.辨证多从虚实入手,虚证多侧重于脾胃气血阴阳不足,实证多侧重于痰饮、气滞、血瘀、郁热、食滞等.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1年1月2002年1月,笔者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健脾之法,以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89例,疗效满意.
【临床应用】
王某等20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89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基本资料:所观察的89例病例全部来源于河北中医消化内科门诊,其诊断均符合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慢性胃炎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及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诊断及辨证标准.胃镜以治疗前半月及停止治疗1个月后的检查为准.一般资料:本组89例,男50例,女39例;年龄19~61岁;病程2个月~23年.慢性浅表性胃炎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57例.临床表现治则处方:临床表现:诊见头重如裹,身重困倦,纳呆,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辨证治则:湿热内蕴,阻遏气机.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法.处方:杏仁10g,薏苡仁30g,白豆蔻10g,炒枳壳12g,厚朴10g,半夏10g,竹叶10g,黄芩10g,黄连10g,陈皮10g,云茯苓15g,焦三仙30g,砂仁6g,炮姜4g,三七粉3g,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日1剂.湿重加苍术10g;泛酸加乌贼骨10g,脾虚加白术10g,胃痛明显加白芍15g、元胡15g脾肾气虚加山药15g,肝肾阴虚加寄生虫15g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4周为1个疗程,服用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效果:近期临床治愈53例,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后胃镜像均有改善,但以充血、水肿、糜烂等急性活动性炎症像改善明显,而对黏膜白像、颗粒增生和血管透见的改善作用较差.
【病案举例】
【三仁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配方】1.肖某某,女,53岁,退休女工,200年4月10日就诊.患者形瘦,患慢性胃炎10余年,近期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刻下脘闷不舒,餐后更甚,纳食不馨,口少饮,大便干结,舌质红、根部苔黄腻,脉弦细略数.证属湿热蕴结,胃阴不足.治以清利湿热、养阴为法,以三仁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2g、车前子8g、制香附6g、云苓10g、黄柏8g、法半夏6g、小蓟4g、杏仁10g、蒲公英8g、白蔻仁4g、玄参8g、沙参10g、玉竹10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服4剂后,脘闷不适、纳食好转,余症亦减轻.效不更方,继进上方加减20余剂,多年胃疾告愈.
按:糜烂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之难治之证,本例患者乃湿热蕴结、胃阴受损,故脘闷、口干、便结并见,取三仁汤化湿清热,兼护阴津,得以奏效21
2.胡某某,男,60岁,2003年4月12日初诊.5年前确诊为浅表性胃炎,近日每天丑时胃痛必发,痛止即胀满反酸.前医投橘皮竹茹汤加味,药后症虽减,停药如故.刻下:除上症外,纳差,胃脘喜热恶凉、倦怠、易汗,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证属肝胃不和,寒湿中犯.
治宜疏肝和胃,化湿散寒,制酸止痛.药用柴胡10g,炒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清半夏10g,川厚朴10g,白、草蔻仁(打后下)各10g,光杏仁8g,炒薏苡仁30g,乌贼骨(先下)20g,佛手10g5剂水煎内服,日2次,每日1剂,忌食生冷油腻,酸甜等食物,畅情志,勿过劳.二诊:胃痛及反酸未发,晨起有饥饿感.纳稍增,乏力,自汗,劳累后加重,尿黄,舌淡黄,苔薄白脉弦滑.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开胃.投上方去乌贼骨、佛手、光杏仁、川厚朴,加炒白术10g,健神曲15g,通草6g,药进5剂,脘腹舒,二便正常,体感有力,原方去通草再进5剂,善后.
按:按中医子午流注学说,丑时属肝,每日丑时必发胃脘痛胀反酸仍肝火犯胃,而胃喜温恶凉,舌苔腻,又为寒湿中阻之象.先生初诊以疏肝解郁为主,加用草蔻仁意在散寒化湿和中,再以乌贼骨,炙甘草,炒白芍合用意在缓急制酸止痛.二诊见有嗳气,胄气上逆征象,而乏力自汗为脾虚气弱之象,故在疏肝理气时佐健脾益气,因尿黄有热象,故加少量通草意在平淡中清热利湿,整个治疗过程中"三仁"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作用,二诊中薏苡仁又显双重作用,既健脾益气,又利水渗湿清利下焦.
推荐阅读
- 三仁汤加减治急性胃肠炎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细菌性痢疾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泄泻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慢性胆囊炎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冠心病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案、配方
- 三仁汤加减治肺结核医案、配方
- 蔬菜鱼丸汤如何做 做青菜鱼丸汤的方法
- 红糖油汤圆的做法 红糖油汤圆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