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配方

【治疗方法】捏脊疗法: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腧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1个疗程.慢性疾病在1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
同时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穴注双侧足三里,或用维生素B12或维生素C注射足三里.方法:严格消毒后,用抽有药液的5ml注射器、小5号或中5号针头刺入双侧足三里穴内,待有针感、抽无回血后将药物注入穴内,出针后消毒干棉签压迫即可(药物剂量根据小儿千克体重计算用量),2天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
【功效主治】消食导滞,健脾助运.
【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60例,疗程最长者3疗程,最短者1个疗程;痊愈5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
【经验心得】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腧穴所在,迫藏近背",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近年来试验观察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本穴对胃肠功能有双重调整作用,也能使胃蠕动减弱,又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从中医角度讲,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能培土补元、消食导滞、健脾助运,是保健要穴之一,又为补脾胃气血,治疗小儿疳积的首选穴位,采用穴位注射,达到了针药并用,增强足三里功能的作用,故采用捏脊疗法配合穴注足三里的方法治疗小儿疳积效果满意.捏脊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脊,需休息2h后再进行.体质差者每天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5min为宜;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针刺四缝穴,以提高治疗效果.
【捏脊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配方】【方剂出处】王香菊.捏脊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60例.陕西中医,2005;26(5):44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