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柴胡疏肝散加味
【药物配方组成】柴胡15g,陈皮15g,枳壳10g,白芍15g,香附10g,川芎5g,炙甘草5g
【随症加减】若心脾两虚者加当归5g,黄芪30g;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5g,栀子15g;痰热内扰者加竹茹15g,黄连5g;阴虚火旺者加酸枣仁15g,知母15g;气滞血瘀者加益母草15g,丹参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7天为1个疗程.
【功效】调和阴阳,解郁安神.
【经典案例医案】痊愈率为48.5%,愈显率为90.9%,总有效率为97%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失眠配方、医案、经典案例】【经验心得】失眠症最早见于《灵枢》,称为"目不瞑",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称其为"不得眠""不得卧",是指睡眠不足或睡不深熟的一种病症."和法"是《伤寒论》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其症状中往往伴有胸满烦惊及烦躁的症状,此时就需要调和枢机,此类患者可以辨证使用柴胡汤类方.中医的睡眠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的经典着作《内经》所奠定的,而这一睡眠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天人合一"基础上的.
《内经》对人体的睡眠有这样一段论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此句经文实际就在说明了人体的睡眠觉醒规律.《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动而之静,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人的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交替正常循行,阴阳之气规律转化的结果,这种规律性遭到破坏,则人体就表现出睡眠的障碍,造成阴阳气不相顺接从而导致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多由情志过用,扰乱正气所致,这与当前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竞争激烈,长期的负性情绪引起心、,
身失调、心理应激、机体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失眠密切相关.清代张必禄在其《医方辨难大成·不寐证治》全篇中对失眠"因过思所致""因多事纷心所致""因饮食忿怒所致""因惊恐所致"的治法论述颇为详细作为治疗情志过度的基本方柴胡疏肝散,方中以和药中主要之柴胡为君药,除疏肝解郁外,更重要的是起调和阴阳的作用,配以香附、白芍解郁柔肝,川芎、枳壳行畅肝胆之气,陈皮化肝郁之痰结,再根据临床辨证的不同,注意随证加减,灵活选药加味,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诸药相合,见效弥彰.研究表明:
单纯西药治疗虽见效迅速,但改善睡眠作用难以长久,副作用多,有成瘾倾向,停药后失眠加重.以中药柴胡疏肝散根据辨证加味治疗失眠症则疗效稳定,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患者入睡,有效提高睡眠深度和质量.总之,失眠症的治疗是复杂而且持久的过程,除了方药的作用外,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才能够达到治愈目的.
【方剂出处】尹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失眠症64例临床观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