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艺术魅力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最佳代表 , 以其构筑精致、艺术高压、意境深远、并蕴含着丰富的苏州文化内涵和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内涵 ,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苏州园林的美 , 美在它的园林设计具有艺术魅力 , 现在跟小编来看看吧 。
苏州主要园林有:
【极具艺术魅力的苏州园林】1、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
2、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
3、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
游苏州园林 , 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 , 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 , 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 , 游廊小径蜿蜒其间 , 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 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 , 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 , 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 , 倒映出园中的景物 , 虚实交错 , 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
就技法来说 , 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 , 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 , 收纳到园林中来 , 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 , 这称为互借 , 等等 。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 , 更深远的层次 , 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 。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 , 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 , 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可在叶圣陶先生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一文中 , 领略园林的魅力 。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 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 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 , 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 , 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 , 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 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 , 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 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 , 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 。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 , 可赏 , 可游 , 可居 ,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 , 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 , 人类依恋自然 , 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 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 , 建筑类型齐全 , 保存完整 , 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 , 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 , 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 , 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 , 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 ,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 , 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 , 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 , 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 , 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 , 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 , 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 , 使人于栖息游赏中 , 化景物为情思 , 产生意境美 , 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 , 又是珍贵的艺术品 , 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 ,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 , 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 , 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