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可减少HIV-1感染 。 该研究已发表于生物学预印本资料库(bioRxiv)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bioRxiv上公布的初步科研报告未经同行审查 , 因此不应被视为决定性信息 , 不能指导临床实践和健康相关行为 。
在最近发布于bioRxiv上的一项研究中 , 研究人员证明了β-冠状病毒的包膜蛋白能限制HIV-1复制 。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高传染性的冠状病毒 , 它于2019年末出现 , 导致了当前的新冠疫情 。 新冠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前所未有 , 所以了解病毒蛋白在发病机理和病毒复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
该包膜蛋白是由冠状病毒编码的小型75氨基酸跨膜蛋白 , 其中包括新冠病毒 。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类似于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孔蛋白 , 即基质蛋白2 (M2)和HIV-1 , 也就是病毒蛋白U (Vpu) , 病毒孔蛋白可创建离子通道 。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是致病性和释放感染病毒进入宿主所必需的 。
研究人员评估了HIV-1病毒在四个不同β-冠状病毒包膜蛋白附近的传染性 。 他们分析了四种β-冠状病毒 (SARS-CoV-2、SARS-CoV、MERS-CoV、HCoV-OC43) 包膜蛋白在HIV-1存在时的生物学特性 。
研究发现SARS-CoV(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和SARS-CoV-2(新冠病毒) 包膜蛋白将HIV-1的产量降低了近100倍 。 但HCoV-OC43或MERS-CoV包膜蛋白抑制HIV-1传染性的程度有限 。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不影响HIV-1的基因组整合或逆转录 。
4种冠状病毒包膜蛋白或新冠核衣壳(N)蛋白 , 均未下调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 (BST-2)的表达 。 此外 , 冠状病毒包膜蛋白还触发了HIV-1的自噬 。
研究作者表示 , 这是首次发现冠状病毒包膜蛋白可减少HIV-1感染的研究 。 研究结果表明 , SARS-CoV-2和SARS-CoV等冠状病毒对HIV-1感染的抑制作用显著 , 而HCoV-OC43和MERS-CoV对HIV-1感染的抑制作用较弱 。
【最新美国研究发现!新冠让艾滋病毒复制下降100倍!】类似观察结果也出现在细胞中HIV-1蛋白的产量上 。 新冠病毒包膜蛋白没有干扰RNA合成或病毒整合 , 反而降低了病毒蛋白的产量 。
推荐阅读
- 2009年贵州一场儿子撞破父母与第三者同居引发的血案
- 做完核酸检测就能变身“万磁王”?想的美!
- 卢布买俄气,为不友好国家量身定制!风再起时:单极世界已到尽头
- 新冠病毒XE,传播速度更快!令人担心的VOC变异株有哪些?
- 广东:男子相亲遇到白富美,对方扔下50万求提亲,网友:接盘侠
- 从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俄罗斯十大最不寻常的自然奇观
- 29种动物身上被检测出新冠 人体免疫力或将无法抵抗新的变体
- 追忆血液病学专家周剑峰:钢铁侠、桥梁和带来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