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臌胀益气化瘀行水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丹参18g,三
棱9g,山楂15g,延胡索9g,白花蛇舌草30g,泽泻12g,
葶苈子12g(打),白茅根30g,甘草6g,佛手12g,大腹皮12g,车前子9g,大枣3枚 。
【作用与功效】健脾益气,化瘀行水 。
【适应证】臌胀,肝硬化腹水,脾土虚弱,血瘀水结 。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李某,男,59岁,扶风县揉谷人 。
初诊(1978年4月30日):诉腹胀胁痛半年余,近一个月来病情加重,纳食锐减,肢软无力,头昏消瘦,渐而小便黄少,大便稀溏,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气急不得平卧,下肢浮肿,面色青黄灰黯,两耳枯槁,肌肤甲错,毛发憔悴,舌紫苔白、舌下静脉曲张且两侧边缘可见十余个紫黑瘀点,脉沉弦硬 。
超声波检查有腹水 。辨证:脾土虚弱,血瘀水结 。治法:健脾益气,化瘀行水 。方药: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丹参18g,三棱9g,山楂15g,延胡索9g,白花蛇舌草30g,泽泻12g,苈子12g(打),白茅根30g,生甘草6g,佛手12g,大腹皮12g,车前子9g,大枣3枚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复诊(1978年5月16日):上方共服14剂,服至7剂
时,小便增多,腹胀渐减,再服7剂,食量渐增,诸症好转,舌尖略红苔白,舌下瘀点渐隐,脉沉弦 。病有起色,守前法出入(上方去甘草加鳖甲15g) 。继续调治 。1980年2月29日获悉:经调治后基本治愈,并能参加生产劳动 。1979年底因过度劳累,复因大怒生气后,前病复发,患者仅在家中调养,不愿诊治,于1980年2月18日病故 。
【解读赏析】盖臌胀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与蛊胀相同 。南方多见于血吸虫病 。《灵枢·水胀篇》说:“臌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在后世的着书中,相继出现的许多类似病名,都与《内经》所述臌胀病雷同 。故《伤寒杂证保命歌》中指出:
“诸书所谓鼓胀、水胀、气胀、血胀之病名虽不同,其实则一也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蛊候》中指出:“自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涉水澡浴,其虫着身…钻入皮里…”又指出:“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黧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
隋唐时期的三吴(即现在的江浙一带)是一片沼泽地,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1972年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女尸和197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中,均发现清晰可辨的日本血吸虫虫卵,说明我国早在汉代就有血吸虫病流行 。巢氏在1300多年前就认识到臌胀是由水中虫毒引起,与现代医学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腹水的病因完全相符 。
臌胀一般是以气机郁滞为先,尤以肝气郁结为多;继则肝郁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留;再则气血凝滞,脉络瘀阻,导致瘀血凝滞 。故《医门法律·胀病论》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凡有瘕积,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 。”又因臌胀病机复杂,往往气水血三者互相牵连为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三者之间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 。故《医碥》曰:“气水血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后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水随蓄者 。”气水血三者的产生,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受损,出现气机郁滞、水湿停留 。瘀血瘀滞于腹内,首先阻塞肝络 。肝受郁阻则失条达疏泄之功,造成血不养肝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之为病,运化失职,则传输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功能受到损害,于是水湿停留而形成腹水肝脾益损,累及肾脏,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肾阴亏虚,肝木失养,以致肝脾更伤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则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则水湿更为停滞,腹水更趋严重 。
【张学文臌胀益气化瘀行水方的配方组成】《诸病源候论》中说:“…初起时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以手摩赤上,痛如刺…发病之初,乍冷乍热不治乱下脓血,瘦腹内如虫行,腹胀满如蟆虾 。”陈念祖在《时方妙用》中指出:“血臌之症面色萎黄,有蟹爪纹络,脉虽虚极,而步履如故,多怒善忘,口燥便秘,胸紧,胁胀,腹痛 。迨胀之既成,腹大如箕,遂不可救 。东南最多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人群接触蛊毒后出现尾蚴性皮炎以及急性期恶寒、发热,慢性期下痢脓血晚期消瘦,形成腹水后出现的腹部青筋、红纹,面色萎黄或有蟹爪纹路,与现代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相同的 。
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多由肝气郁滞引起,肝主疏泄,与大脑皮质、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有关,而与现代医学的肝无涉,而“肝藏血”的功能,则与现代医学的肝关系密切,肝炎,肝硬化,是肝细胞内的充血郁血,是血在肝内有郁滞,肝络瘀血阻塞形成肝硬化 。这并非由于精神情志的抑郁所引起的 。当邪毒侵犯肝,首先造成肝炎症充血,进而变性坏死,均属郁血状态,其外在的肝郁气滞症状,乃由肝血瘀滞引起 。
在治疗上,如采用疏肝理气为主的方法是不够全面的,应采用活血化瘀法,使肝血行畅通,瘀血化除,瘀血化则血行更畅,血行则瘀无所留,由此而肝气亦得畅通而无所窒碍,因而可改善肝硬化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肝功能情况 。此时兼顾理气则可,但不可以理气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