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导滞丸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方剂出处】金《内外伤辨惑论》.
【标准配方】大黄一两(3g)积实麸炒神曲各五钱(各9g)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各9g)泽泻二钱(6g)
每服6~9g,温开水送服.
【作用与功效】功效消导化积,清热祛湿.主治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滑者.
【枳实导滞丸的标准配方与用量】【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脂肪肝等病症.
1.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本方加减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88例,对照组41例予利巴韦林加思密达治疗.治疗3日内大便性状、次数恢复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为治愈标准.治疗3日大便性状好转,次数减至治疗前的1/2或以下,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WBC偶见为有效.治疗3日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加重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3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5.0%腹泻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组痊愈87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91±0.52日对照组3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2.63±0.44日.(《四川中医》2004年第10期)
2.脂肪肝本方加减并联合当归利肝宁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78例,疗程均为2个半月.疗效评价标准: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肝区无明显胀痛感,无乏力,偶有腹胀,B超肝脏后缘回声衰减明显减轻,小血管尚清,ALT下降>50%,血脂下降20%40%为明显好转;症状好转,肝区胀痛减轻,稍乏力,B超肝脏后缘回声衰减减轻,ALT下降0%~50%,血脂下降10%~2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0.77%且治疗前后ALT、AST、GT、TG、CO等均较治疗前改善.(《江西中医药》2006年第9期)
3.便秘本方治疗慢性便秘31例,对照组2例果导片临床疗效评价以服药后大便通畅,停药后3个月内大便正常为显效;服药后大便通畅,但停药后3个月内又出现便秘为有效;服药后,大便性质及排便间隔时间无变化为无效.结果:两组服药时间平均为5日治疗组服药后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按语】本方以三黄泻心汤、枳术汤为基础,加和胃利湿消导之品而成.寓意以消导、泻湿热并辅以清热除湿治疗脾虚湿热证.
临床报道尚见在江南一带较为常见的湿热积滞证本方在湿热积滞证候中的运用温病"轻法频下"治疗原则.轻法即药量可相对要小,如生大黄可用3~6g,必要时可用制大黄,以避免生用攻下力猛而损伤胃气.频下为湿热之邪非一次攻下即能尽除,往往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服药可1日不拘2次,少量多饮.在结合脉证的基础上,邪尽标准以大便是否成形为度.
本方辨证要点为脘腹胀满、大便失常、黏滯不爽苔黄腻.如泄泻而无积滞者,不可妄投.
孕妇不宜使用.临床报道本方亦用于治疗急性肠炎、食物中毒、肝硬化腹水、不全性肠梗阻和术后腹胀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