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种军事天才,为何会选择薄弱力量的刘备?
诸葛亮隐居于南阳隆中,少时自比管仲乐毅,号称卧龙,如此经天纬地之才,为何在隆中虚度,苦等刘备呢?

文章插图
诸葛亮出山时,曹操早已统一了北方,况且曹操当时已有荀彧叔侄、贾诩,程昱等,哪个不是旷世奇才,所以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就是去投了曹操,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最多也就是个象郭嘉一样的谋士罢了,但再也没有郭嘉那样一展才能的机会了 。

文章插图
东吴孙权,继父兄之基业,掌管六郡八十一州之领土,文有张召,武有周瑜,都是孙策之托孤重臣,若去投奔,孙权虽然爱才,必不被重用 。

文章插图
荆州刘表,乃诸葛之妻的姨丈,若去投奔,必是高官厚禄,但刘表其人,胸无大志,外表谦和儒雅,内却猜忌多疑,绝非明主之选,所以诸葛亮并不为所动 。

文章插图
益州刘璋,其人暗弱无能,手下多才能之士,而不知所用,国富民强却不知道爱惜,如此庸人,诸葛亮如何看得上 。

文章插图
反观刘备,虽居无片瓦之地,四处投奔,却胸怀大志,识人善认,量才唯用,况其乃汉之皇叔,以仁义著称,施恩德于四海,深受民众爱戴 。曹操有句话说的极对,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 。

文章插图
诸葛亮深知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要好的多,况且刘备身边有关张赵云皆万人敌,唯一欠缺的就是治世良才 。而自己过去必被刘备重用,一定能开创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报负 。

文章插图
果然被诸葛料中了,隆中对后,刘备对其视之如宝,关张大感不悦,刘备则说:“我得孔明,犹鱼得水耳” 。

文章插图
在诸葛的辅佐下,刘备取荆州,得益州,占汉中,从一个颠沛流离的落魄之人,成长为一个拥有二州之力的霸主,如此蜕变,诸葛亮功不可没 。

文章插图
诸葛亮让刘备实现了他的英雄梦想,而刘备给了诸葛亮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两人互相信认,彼此配合,相得益彰,其君臣之情、君臣之义,万古难有,千古流芳 。
其他网友观点在我国,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关系堪称典范 。

文章插图
事实上,三国时期,刘备最早实力弱小,经常投奔他人,仰人鼻息,但是刘备却有鸿鹄之志,不甘屈于人下;而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居,可见其志不小 。
那么诸葛亮能力非凡,为何却选择了刘备呢?
首先,刘备的一点是曹操和孙权不可比拟的,那就是大义名分,这是自带属性,虽然是乱世,但是有了名分也就是有了一个归属点,这对于起事也是有好处的,刘备这点很好 。

文章插图
其次,诸葛亮早有谋划,在我国有一句话: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诸葛亮虽然在隐居,不问世事,事实上却是冷眼旁观,他其实也是想找寻明主,以期施展自己的抱负,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刘备其实也是他观察的一个对象之一 。
最后,刘备能提供诸葛亮发展的前景,可以给诸葛亮施展的空间 。刘备在三国初期,实力弱小,但是这样的刘备有个优点就是:他需要谋士,而且对于人才的渴求很重,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对于施展抱负也是极有好处的 。

文章插图
在当时,曹操手下谋士如云,有才能的人太多了,而孙权一方也是,这样即使诸葛亮投奔他们,地位不见得好,虽然有能力,但是也需要伯乐,诸葛亮想要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选择对的人,就当时而言,刘备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刘备选择了诸葛亮,诸葛亮选择刘备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除却刘备的为人,还有一点就是:便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
其他网友观点【诸葛亮这种军事天才,为何会选择薄弱力量的刘备?】谢谢邀请!第一刘备有徐庶的推荐 。诸葛亮还是给徐庶面子的 。第二,刘备有汉室正统的身份,师出有名,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当匡扶汉室 。北定中原 。第三,诸葛亮的兄弟们都在其他两个人手底下当谋士 。而且当时刘备一方是最弱的,对于最好的谋士来说,没有什么比帮助弱者干掉强者更有成就感 。而且刘备的性格摆在那里 。他能够完全信任下属 。这对一个谋士来说是最喜欢的君主!
推荐阅读
-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 现代一万人的装甲师和一万人的机械化步兵师,能打赢古代巅峰时期的百万大军吗?从军事角度该如何分析?
- 曹魏在汉中之战的失败,是否说明以刘备为首的蜀汉军事集团比以曹操为首的曹魏军事集团更加强大?
- 喝这种颜色的汤小心易发胖!
- 吃海苔的坏处有哪些
- 吃柿子的坏处有哪些
- 魏国拥有40多万军队,国力强盛,诸葛亮为何要不停的北伐?
- 纵隔子宫手术介绍
- 苏联巅峰时期军事有多强?
- 假如当时诸葛亮能多活一段时间,姜维完全学习到了诸葛亮的衣钵,那么又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