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醋制的作用功效与制作方法、步骤流程

中药炮制用醋,传统采用陈久的米醋,为淡棕色至黄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特异臭气,味酸、涩 。主要含有醋酸约3.6%(山西醋)或2.6%(京米醋),此外含有乙醛、乙醇、醋酸乙酯、氨基酸等 。
中医认为米醋性味酸,温 。具有散瘀止痛、散水气、解毒等功效 。
中药醋制传统认为起到如下作用功效 。
(1)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如常用的元胡、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五灵脂、自然铜等活血祛瘀药及香附、青皮柴胡等理气药,经醋制后可引药入肝经,以增强其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故有“醋制注肝而住痛”之说(2)缓和药性、消减其副作用如常用中药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峻下逐水药,经醋制后可消减其毒性,缓和其峻下的作用 。
(3)利于粉碎和药效煎出如常用的紫石英磁石、代赭石等矿物药及龟板、鳖甲等动物骨骼药,其质地坚硬,经煅制、醋淬后可使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
二、中药醋制的一般制作方法
中药醋制可根据药材质地和不同要求,可采用醋炒制、醋煮制、煅醋淬和醋提净等方法制作 。
1.醋炒制醋炒制根据药材质地不同可分为先拌醋后
炒和先炒随拌醋二种方法
(1)先拌醋后炒系取净药材或生片,于容器内,喷淋定量米醋拌和均匀,稍闷润,使醋液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摊晾散热至干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20~30公斤 。
(2)先炒随拌醋系将净药材,置炒药锅內,用微火加
热,翮炒至表面微熔化发油亮时,随即喷淋定量米醋,微炒干,取出,摊晾散热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10~15公斤 。
注意事项③醋炒制前宜将药材按大小分类,以便控制火候,炒时勤翻动以免粘锅而引起焦糊 。②树脂类药材醋炒制后出锅要快,以免熔化粘锅,摊晾时应勤加翻动,以免相互粘连结成团块 。
2.酷煮制醋煮制系将净药材或生片,与一定量米醋拌和均匀,经浸润,使醋液渗入组织内部,置煮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煮至醋液全部吸尽,取出,摊晾至表面稍干后,待内外湿度致时,进行切片,晒干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30公斤,水适量 。
注意事项①醋煮制前需经醋液浸润至无于心为度,否则不易煮透 。②煮制时温度不宜过高须勤加搅动使受热均匀,以免粘锅或焦糊 。
3.醋淬制根据药材质地不同可分煅制醋淬和烫制醋
淬两种方法 。
(1)煅后醋淬制系将药材刷净或打成小块置坩埚内于无烟的炉火中或直接置炉篦上,用大火煅烧至红透后,取出,乘热放入盛有定量米醋盆内,淬约5~10分钟至酥脆时,取出,沥去醋液,晾干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20~40公斤 。
注意事项①煅制前将药材按大小分类,分别煅制,便
于控制火候和时间 。②煅时用煤量一次加足,煤燃后至烟冒尽再行投药 。③煅药温度较高,约在300~700℃,醋淬时醋液易外溅,注意安全 。如质地坚硬的磁石、自然铜等可反复煅淬2~3次,以酥脆为度 。
(2)烫后醋淬制系先将净砂子,置炒药锅内,用大火加热翻炒至砂热后,再加入净药材翻炒至全体鼓起,显微黄火色,取出,用铁丝筛筛去砂子,乘热将药材倒入定量米醋盆内略淬,捞出,或经清水洗漂后捞出,晒于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30公斤 。
4.醋燉制醋燉制系将净药材,加入定量米醋拌和均
匀,闷润3~4小时,使醋液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装入燉药罐内,加入剩余米醋,置水锅中,隔水燉至醋吸尽,药材表面显暗黑色,取出,摊晾干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15~20公斤 。
5.酷提净醋提净系将药材加入定量热开水,搅拌使溶化,静置,使杂质沉淀,取澄清液,加入定量米醋,置水锅中,隔水加热浓缩至随析出结晶,随捞出结晶,置吸水纸上,干燥制得 。
【中药醋制的作用功效与制作方法、步骤流程】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50公斤 。
注意事项①提净浓缩时温度控制在80℃以下,超过
此温度不易析出结晶 。②提净时不宜用铜铁工具 。
6,醋煅制醋煅制系将净药材,碾成细粉,加入定量米
醋拌和均匀,搓成约6mm(2分)直径的细条,切约1、5cm(5分)长小段或制成小薄饼,晾干 。取小药段置坩埚内于无烟炉火中,用大火加热煅烧至红透,取出,晾凉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米醋80公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