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送餐机器人,已经攻占了土菜馆?
文章图片
作者|咸鱼鱼
监制|吴怼怼
以前提到送餐机器人 , 你第一时间想到的 , 可能是高级酒店和智慧餐厅 。
但事实上 , 出乎人预料的是 , 现如今 , 送餐机器人连土菜馆都攻占了 。
不信的话 , 你可以打开微博 , 检索关键词——然后 , 你会发现 , 曾经被视为科技感代名词的送餐机器人 , 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落地周边 。
文章图片
从家附近的东北土菜馆到三线城市的农家小炒店 , 再到各类大众快餐厅 , 送餐机器人应聘上岗正在变的日常 。
就连社交媒体上 , 也不断有网友晒出被送餐机器人服务的瞬间 , 餐厅里帮忙上菜 , 酒店里代送外卖 , 再到商场里为顾客导览 , 机器人在短短几年间 , 就从网红店吉祥物摇身一变成为了真实的劳工 。
01
十年终成打工人
最初 , 送餐机器人刚刚步入公众视野时 , 大多是作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存在 。
2010年 , 济南某自助火锅店率先推出机器人送餐 , 并因此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餐厅 。
此后几年 , 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涌现出一批机器人餐厅 。
不过 , 彼时的机器人 , 相比起实用价值 , 更多是作为营销噱头而存在——初代送餐机器人们 , 大多需要将磁条导轨贴在天花板上 , 以引导机器人在预设地图上进行送餐 。
文章图片
这也意味着 , 送餐机器人难以灵活躲避且实用性不高 , 甚至 , 那些固定的轨道设计 , 还使得餐厅要倒过来聘请员工帮助处理送餐流程 。
于是 , 这一期间 , 送餐机器人虽然有过声名远扬 , 但却没有真正实际应用 , 而各地的机器人餐厅 , 也大多在开店和关店之中循环 。
直到2016年 , 自动驾驶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相继获得突破后 , 送餐机器人才真正开始有了嵌入餐厅业务流中的趋势 。
2018年 , 是一个关键节点 。 这一年 , 海底捞投资1亿元 , 推出了全球首家智慧火锅餐厅 , 这背后的代表性意义是 , 餐饮巨头也纷纷入场 , 将机器人与餐饮服务实际结合 。
随后 , 以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为代表的诸多连锁餐饮巨头 , 开始大范围引入送餐机器人 。
来自餐宝典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17年 , 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0.2亿元 , 但2019年 , 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2.2亿元 。
是的 , 在2016年以后 , 送餐机器人步入发展快车道 , 并在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中 , 跌跌撞撞乘上了无人配送的风口 。
当然 , 相较于风口一说 , 来自巨头和资本的认可或许更能验证它的炙手可热 。
【餐厅|送餐机器人,已经攻占了土菜馆?】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度 , 服务型机器人赛道发生的相关投融资事件超120起 , 总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 , 单笔融资金额达亿元及以上的超过一半 。
具体到送餐机器人领域的头部玩家 , 也是当前市面上曝光率较高的玩家——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 , 纷纷已被资本盯上 。 这其中 , 擎朗智能在2021年9月获得了来自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 , 普渡科技则在去年5月和9月 , 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美团等两轮共计10亿元融资 。
02
送餐机器人也下沉
融资潮背后 , 送餐机器人开始频频上岗 。
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西贝莜面村、德庄火锅、小龙坎、八合里、大董、便宜坊、旺顺阁等诸多餐饮品牌都向送餐机器人发送了「offer」 , 甚至 , 还有不少连锁酒店已成为送餐机器人坚定的支持者 。
除了这些遍布一二线城市的品牌餐饮店 , 下沉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送餐机器人 , 而餐厅们大多以先租后买的形式 , 雇佣这些新式劳工 。
到当下 , 消费者已经可以在诸多中小型餐厅中看到送餐机器人的身影 。
比如 , 山东商报的采访人员曾随机走访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近20家大中小型餐厅 , 其中 , 超过3成餐厅出现了送餐机器人的身影 , 且他们之中 , 大部分都是火锅店、烧烤店之类的普通餐厅 。
文章图片
当然 , 多数人或许不能准确感知送餐机器人在普通餐厅中的应用 , 一个简单的对比是 , 大众点评上 , 输入送餐机器人 , 跳出来的内容中 , 除了海底捞、必胜客这样的大型连锁餐饮 , 还有诸多名为东北农家小院和XX江南小菜这样的餐厅 。
事实上 , 和大型连锁餐饮启动送餐机器人的理由一样 , 普通餐馆也需要降本增效 , 而这两年来 , 送餐机器人所展示出的能力 , 貌似确实可以实现这一点 。
首先 , 在服务效率上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一个送餐机器人的传菜效率相当于1.5个传菜员 。 一般情况下 , 一个有4层托盘的送餐机器人 , 一次能够运送菜品8盘到24盘 , 而一天能配送200~300托盘菜品 , 相较之下 , 人类服务员一般一天只能配送150~200托盘菜品 。
其次 , 从成本来讲 , 一般购买一台送餐机器人的价格从1万多到3万元不等 , 餐饮行业送餐传菜大多是计件工资 , 若以每盘菜0.5元计算 , 一天100盘菜 , 一年的费用在1.5万到1.6万元 , 如果使用传菜机器人 , 1到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
如果租赁的话 , 价格将更低 。 一般普通餐厅中 , 传菜员薪资在4000元左右 , 而一台送餐机器人的租赁价格大多在两千至三千元 。
就餐饮业而言 ,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 伴随着人力资源供给增速的放缓 , 人力成本正在成为餐饮业各项成本费用中不可承受之重 。
更严峻的是 , 长期以来 , 餐厅服务员都名列短缺职业排行榜前三 , 还有春节前后的用工荒也一直困扰着餐饮业 。 基于此 , 送餐机器人的诞生 , 在一定程度上 , 补充了服务人员转型留下的缺口 。
此外 , 从诸多研究报告来看 , 送餐机器人的崛起也与后疫情时代 , 无人配送的走红有一定关系 。
这几年来 , 疫情的持续进行和实体商业的艰难行进 , 让餐饮业不断认识到节流的重要性 , 而采用送餐机器人 , 确实可以在降低人力成本的情况下 , 保证服务质量 。 比如 , 某些隔离酒店就通过采用机器人送餐 , 降低了感染风险 。
另外 , 对于部分中小型餐厅来说 , 引入一到两台送餐机器人 , 还可以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 。
在社交媒体上 , 不少消费者都曾表示 , 送餐机器人带来的消费体验确实新奇有趣 , 还有不少家长 , 会因孩子喜欢送餐机器人而反复来餐厅就餐 。
03
传菜员会消失吗
那么 , 这是否意味着 , 送餐机器人将会取代传菜员?
在机器人制造公司们看来 ,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 但如果具体到当下 , 顾客和餐厅老板们可能还是更倾向人类 。
毕竟 , 从服务意识的能动性上来说 , 机器人还是过于单薄了 。 再则 , 关于送餐机器人 , 制造公司们还有很多没有宣之于口的内容 , 比如售后的运维保养 , 机器人的使用年限 , 都是实打实的问题 , 它又不像手机 , 随时随地可以送去附近的售后服务中心 。
就连被认为是送餐机器人坚定支持者的海底捞 , 在全球门店部署的送菜机器人也不过千余台 。
而对大部分传统餐饮门店来说 , 顾虑则更多 。 一方面 , 送餐机器人确实有很多优点 , 但缺点也很突出 , 比如 , 不是所有餐厅都适合配备送餐机器人 , 苍蝇馆子不可能占地几百平方米 。
在此之外 , 也并不是所有餐厅在设计之初都将机器人动线纳入考量 , 1米以上的过道宽度和极高的地面平整度 , 足以让大多数餐厅断了念头 。
同时 , 也有部分配备了送餐机器人的餐厅出来现身说法 。
比如智能产业媒体智东西就曾采访一些配备了送餐机器人的餐厅 。 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 , 「在就餐高峰期 , 人流拥挤的状况会对机器人行进造成障碍 , 从而影响送餐效率 , 因此有的餐厅在送餐高峰期就将机器人闲置了 , 这样的现象与机器人研发和投放的初衷背道而驰 。 」
另外 , 部分消费者也对此充满抗拒 。 受制于技术限制 , 送餐机器人们功能大多单一 , 在迎宾、送餐、点餐之外 , 并不能灵活应对客人需求 。 在社交媒体上 , 有不少人都认为 , 现阶段的送餐机器人比起人工智能 , 带来的体验可能更倾向「人工智障」 。
事实上 ,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 , 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 , 其中送餐机器人渗透率还不到1% 。
言下之意 , 现在东北土菜馆的送餐机器人们 , 比起传菜员 , 还是更像吉祥物 。
04
更差还是更好
从1961年通用汽车公司上线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 到如今送餐机器人出现在普通餐厅中 ,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 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出 , 进入到社会生活的边角 。
而随着智能化的进一步渗透 , 机器人又将在新时代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有人认为 , 或许 , 科技电影中的人机共存时代 , 也将离我们不远 。
事实上 , 正如麦肯锡去年发布的报告所言 , 后工业经济时代会带来规模空前的技能转型和职业变更 。 这其中 , 自动化早期应用会迫使2.2亿劳动者需要变更职位 , 并让5160亿个工时被取代 , 而对于3.3亿农民工来说 , 或将面临22-40%的工作内容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很大程度上 , 送餐机器人对传菜员这一职位的吞噬 , 只是机器人占领商业的冰山一角 , 随着后工业经济序幕的拉开 , 情形将会比我们所想象的复杂 。
这不是夸张 , 在送餐机器人之前 , 制造业已经成功实践过黑灯工厂 。 彼时 , 富士康在引入机器人后 , 裁员六万 。
时至今日 , 很多人依然坚信 , 机器人只是工具 , 就像互联网对实体商业的改造 , 是把人类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但与美好愿景截然相反的是 , 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 , 从来不是一半一半 , 而是从简单的环节开始蚕食 , 直到人力被完全替代 。
推荐阅读
- 机器人|国自 ╳ 马钢 5G+多类型机器人联合巡检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自备电厂新应用
- 项目|天大研发高性能加工机器人 打通自主设计到工程应用全链条
- 项目|天大研发高性能加工机器人 打通从自主设计到工程应用全链条
- 硬件|研究人员开发新的机器人遥感系统 通过摄像头“翻译”动作
- 图里|谷歌总部的安卓机器人雕像没了
- 服务|辣榜 | 30 天免费用 + 1199 元:小米米家扫拖机器人 3C 京东大促
- 方舱|智能机器人“小吉”加入防疫工作
- 大部分|机器人做饭、送餐 智慧餐厅如何更有“智慧”?
- 知识科普,机器人,机器人|【INVITATION】2022国自机器人北美地区首秀 @MODEX
- 硬件|MIT研究团队让四足迷你猎豹机器人学会了如何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