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日前 , 苏州相城企业
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接受央视《新闻直播间》
【稳中求进 干在实处 · 中国工业经济开新局】
系列报道采访
其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
获央视点赞!
作为电子智能控制器领域的龙头企业
新安电器是如何在制造之路上
突出重围?
答案就是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升级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数字化贯穿生产全过程
新安电器一直专注于电子智能控制器的研发与生产制造 , 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医疗电子等领域 , 是国内最大的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之一 。 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汽车的电子元器件 , 很可能就出自这里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走进新安电器厂区 , 19条生产线正在全速生产 , 随处可见的移动看板实时显示着仓库物料状态、产线运转情况、库存数量、品质数据等信息 , 工人们不停地拿着专用手机进行扫码数据采集等操作 , 而产品则几乎都依靠机器自动化生产 。 这便是“工业4.0”的现实场景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产品究竟是如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经理秦岭告诉香橙君 , 这个不起眼的条码是关键 。
这个条码就像是一个原材料的身份证 。 通过这个条码 , 能够快速识别供应商、料号、数量、生产时间 , 以及这些原材料生产了哪些产品 , 可谓是实现精准追溯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我们这个智能货架会根据ERP生产订单 , 自动对同一个工单内的原料进行识别、亮灯 , 我们的工人就可以精准挑选 , 以便快速进行生产 。 可以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 物、信息、系统都是实时同步的 。 ”秦岭介绍说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在检测端 , 智能化作业提供了更高的检测效率 。
新安电器的自动分板测试区是由四五道工序组成的生产测试单元 。 原本的测试工序分散在厂区各处 , 需要员工四处带着产品做测试 , 如今这些测试工序整合为一处 , 各模组、接口之间也都进行了打通连接 , 生产和测试效率显著提高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智能化改造 , 带来了什么?
人更少、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效率更高 , 这是新安电器经过智能化改造后的明显变化 。
新安电器的智能化改造之路始于2017年 。 彼时由于要建设新厂区 , 同时进军高端汽车电子控制板领域 , 便将建设全区首家省级智能化工厂作为新厂区建设的要务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通过近5年的智能化改造 , 新安电器的产品质量提升了68.6% , 研发周期缩短了41.8% , 生产效率提升了55.1% , 能耗则下降了18.2% 。 原本一个智能化机器人测试单元上线需要6个人 , 现在只需要1个人 , 而产品的不良率更是显著下降 , 达到了顶级厂商水平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智能化工厂带来的效益 , 不仅仅是生产方面 。 近年来 , 新冠疫情反复 , 建立智能工厂的新安电器 , 在应对疫情方面也更加从容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进入厂区有自动感知红外线测温系统 , 自动感知、自动预警、精准管控;
?办公系统互联 , 远程办公也能实现对厂区生产的精准控制;
?一人多机完成生产检测作业 , 对于人员技能依赖程度也明显降低 。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如今 , 新安电器已获得了省级智能化示范车间、省级智能工厂、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四星级上云企业、省质量标杆、国家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等荣誉 , 正对标《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建设具有物联网、自感知、智能化特征的国家级智能工厂 。
当前 , 相城正围绕
建设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的目标
全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一系列政策和服务
正逐步解决企业
“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分行业、分领域、分板块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一企一档”制定 , 开设智改数转“专家门诊”与“保姆式”顾问服务 , 以企业实际需求出发 , 从规划、技术、管理、市场等多维度开展诊断咨询 , 为工业企业提供“诊断-改造-示范”一站式支撑服务 。
相信未来 , 相城还将有更多企业
成为“工业4.0”工厂的代表
以精准、自动、现代、高效的生产模式
为相城高质量发展赋能!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
文章图片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相城区工信局、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撰稿、摄影:张新培
视频:李嘉婉、徐思远
编辑:张露
【生产|上央视!6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干!】监制:瞿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