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曾装备德国的装备,效果怎么样?
上世纪30年代,受困于一战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只能保留一支十万人的小规模部队,大批职业军人离开部队进入当时急需现代化的国民政府,成为军事顾问 。在这种便利条件下,对于当时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钨、锑等战略资源)以及广阔的工业市场,这些都是德国复兴的必要条件,于是中德开始了近十年的蜜月期,大量军事装备进入中国 。
这是德械师中一套单兵装备,里面就包括了中正式步枪(毛瑟步枪)、M24手榴弹、M35头盔 。进口原装货在抗战过程逐渐消耗,随后以仿制品为主,构成抗战的主力装备 。
文章插图
连排级毛瑟军用手枪(盒子炮),近战、游击战利器,这才是在中国大量应用的宝贝 。
文章插图
pak 37mm反坦克炮,这是抗战初期的反坦克利器,随着战局发展逐渐消耗殆尽 。
文章插图
购买36(或者60)门105毫米的leFH18榴弹炮,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起到重要作用 。
文章插图
莱茵公司产SFH18 150毫米榴弹炮,抗战前夕进口了48门,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战略级火炮 。从淞沪会战开始,经历了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关键时刻总能起到关键作用,就是数量太少 。
文章插图
少量一号坦克、装甲车辆,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基本在抗战初期就损耗 。
【抗战时期,中国曾装备德国的装备,效果怎么样?】
文章插图
30年代中德关系密切期,由于经济实力不允许,实际获得的德式装备主要还是轻武器,重型装备在日军的立体攻势面前,存活率极低,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而轻武器(仿制品)则构成了抗战的中坚 。其他网友观点
德械师花了不少钱,但是都给小日本当嫁妆了 。基本没什么用 。
最有名的德械师,莫过于孙元良手下的88师 。
文章插图
真的很难理解,蒋介石把重金打造的88师交给以逃跑为主要职业的职业军人孙元良 。
1926年,孙元良担任北伐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占领南昌后,孙传芳发动偷袭,革命军失利,孙元良直接弃军逃跑 。按照军法,孙元良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一死 。但是,蒋介石不仅没有杀他,还把他送到日本去学习了 。
文章插图
黄埔一期的学员中,胡宗南、关麟征和孙元良都是1926年当上团长的 。蒋介石如此信任孙元良,原因有三:黄埔一期学员;浙江绍兴籍贯;孙文协会骨干 。这三点,能让孙元良成为嫡系中的嫡系,免费领取无数枚免死勋章 。
因为南昌之战就成了逃跑将军,蒋介石对他更加悉心栽培 。两年后,孙元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来就当了炮兵团团长,很快升为旅长 。
文章插图
孙元良在88师的顶头上司是同为黄埔一期的俞济时,蒋介石的外甥 。淞沪会战是,俞济时升任74军军长,孙元良顺理成章成了88师师长 。在闸北,孙元良带领88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抵抗,黄埔四期的谢晋元团长,就是88师下属 。孙元良撤军时,把谢晋元丢在了租界,形成了孤军营的惨剧 。
淞沪会战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女大学生前去劳军,孙元良见色起意,直接推到强奸 。战乱之中,居然也没有人追究他的责任 。不仅如此,国军划拨的26万元的工事建设费用几乎全部被孙元良收入囊中,德械师在豆腐渣工事中伤亡惨重 。群众慰劳的款项物资也全部被贪墨,更有甚者,孙元良居然还抢劫大量棉纱出售,从中渔利 。
文章插图
淞沪会战后期,国军布置失当,孙元良直接把部队都弄丢了,一个人回了苏州 。因为擅长逃跑,蒋介石奖励他当上了72军军长,仍旧主要指挥88师 。
如果淞沪会战孙元良还算有点血性的话,在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再次发挥“飞将军”本色,继续逃跑 。孙元良带领72军和88师驻扎中华门,孙元良主要精力在夫子庙听戏嫖妓,没时间打仗 。战争一打响,孙元良就带着直属部队逃跑,被宋希濂36师打回来了 。中华门阵地丢了,孙元良直接躲进妓院一个人逃走了,至于88师的那些德械师“精锐”,群龙无首,成了日军的枪杀亡魂 。
大部分的德械师,就是淞沪会战中亮了一下相,听着挺厉害,说白了就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
文章插图
现在网上好多“果粉”喜欢吹嘘国军德械师多厉害,都是在抗战中消耗掉了,可是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些德械师其实都是被孙元良这些腐败的国军军官霍霍没了 。
孙元良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有个演员儿子秦汉吧!
其他网友观点20世纪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开始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标准所改编和组建一批军队,这就是在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德械师” 。同时,在整编的过程中,国民政府斥巨资向当时的德国政府订购了大量武器装,用于装备“德械师” 。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些“德械师”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分别开赴不同的战场,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较之其“国之精锐”的身份来说,确实有点不够看 。
文章插图
最先与日军交手的“德械师”是淞沪战场的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独立第20旅,计划歼灭日本驻扎在上海的三千海军陆战队 。结果在作战中,德械师暴露出大量的问题,比如不懂坦步协同作战,任由装甲部队落单被日军步兵逐一消灭,又比如进攻作战时不知选择重点,导致处处都在进攻,处处都无法取得进展 。最后,计划的歼灭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没能完成 。
而随后,淞沪会战规模越打越大,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1师、第14师、第57师、第67师和教导总队等德械师部队相继投入战场,这些部队在同占据优势火力的日军鏖战了三个多月,最终都以损失惨重的代价不得不陆续撤出战场 。
之后的南京保卫战,由于指挥官唐生智指挥不当导致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而从淞沪战场撤下来德械师,则是基本上都断送在了 。
同时,在华北战场,也有德械师的身影 。第4师和第89师在南口 ;第2师和第25师在保定 ;第10师、第83师和第85师在忻口、第27师在娘子关先后与日军交锋 。不过,也同样是损失惨重 。
全面抗战开始四个多月,国民政府的28个德械师基本都损失殆尽 。只有第80师因位于福建战场伤亡不大,第5师因驻防重庆而幸免于难 。再后来,由于中德军事合作终止,作战消耗无法得到补充,德械师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
文章插图
德械师之所以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首先,重装备不足 。抗战初期,日军地面重武器数量多于中国军队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和24门 三 八式70毫米步兵炮 。而一个德械师的的纸面标准编制为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击炮24门 。而且,由于进口的德国火炮数量不足,所以在实际中德械师的火炮编制根本达不到纸面标准编制,各德械师重装备都缺额严重;甚至有些德械师只完成了轻武器的换装,重装备全无 。
其次,训练不足 。例如,在上文提到过的,在淞沪会战中,德械师不懂坦步协同作战,任由装甲部队落单被日军步兵逐一消灭,以及在进攻作战时不知选择重点,导致处处都在进攻,处处都无法取得进展 。
其三,指挥官腐朽无能 。如,断送德械师的南京保卫战,在开完撤退会议后,部分国民党开会的高级军官开完会后便独自悄悄的逃过江,他们只是携带自已的金银逃跑,根本没有通知自已所属的部队 。有道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指挥官“昏聩无能”,就是再精锐的部队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
文章插图
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
推荐阅读
- 鸡身上三个部位不能吃
- 中国比日本人口多那么多,为何抗战的时候国军还是兵源紧缺?
- 中国能独立制造出来460毫米舰炮吗?
- 从进化论上说,白人体型,为什么比亚洲人、中国人高大?
- 在中国女性的地位是否已经足够高?
- 中国母亲河文化:“白龙湾”的传说
- 银耳莲子粥的功效
- 石榴不为人知养生功效
- 父母是英国人、中国人,生下混血孩子,算“英裔”还是“华裔”?
- 中国人和韩国、日本人同皮肤的人种结婚生的孩子是混血儿吗?和欧美混血儿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