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 , 发生在海底上 。 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从无到有 , 从零到一 , 韬光养晦30年 , 一跃成为世界强者 , 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奇迹 。
在人类文明史上 , 大自然的狂风暴雨从未阻止人类探索的脚步 。 但这个过程 , 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在近2000年中 , 因风暴、暗礁、海盗以及战争等原因 , 至少有100万艘以上的大小船只沉没在海底 , 几乎每隔29小时就有一艘船只沉入海底 。 船货中不乏金银财富、珍奇异宝以及价值连城的文物 。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 。 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 , 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 。 对于打捞沉船而言 , 这成了了解历史的途径;当然对于一些人而言 , 也是一门生意 。
早在15世纪 , 欧洲就有人试图使用简易的潜水设备进行水下探测和打捞 , 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 。
直到1960年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教授「乔治.巴斯」带领学生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的沉船进行了调查、发掘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考古方法 , 应用于水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 。
这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 也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诞生 。
随后 , 「乔治.巴斯」率领他的考古队先后发掘了土耳其海域的拜占廷时期沉船亚细.阿达第一遗址、第二遗址以及塞浦路斯的卡伦尼亚沉船遗址 。 在此期间 , 英国1964年成立了“航海考古学会” , 并在次年对德兰群岛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雷夫德”号进行了调查 。
1967—1971年 , 英国先后组织发掘了著名战舰“玛丽.露丝”号、黑斯廷司海域的“阿姆斯特丹”号 , 以及布拉斯基特海域和拉卡达海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圣玛利亚.罗莎”号、“希罗娜”号等 。 法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德拉蒙D号遗址、大里博A号遗址以及拉德利尔遗址等等 。
1970年以后 , 西方海洋考古学“东渐” 。 英国考古学者吉米.格林在澳洲、泰国和菲律宾海域进行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 所探测和发掘的对象也主要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古贸易沉船 。
我国拥有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 而且我国很早就点开了造船的科技树 。 可想而知 , 这片黑漆漆的海底里 , 埋藏着多少属于中国的故事 。
可我国在上个世纪建国不久 , 许多方面一穷二白 , 包括水下考古事业 。 许多人连潜水装备都没见过 , 更别提专业的水下考古 。
而就在这时 , 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有一个英国人叫「迈克·哈彻」 。 他在1970年成立了一家商业打捞公司 , 最初他的公司是专门打捞二战中沉没的商船或军舰 , 回收船上的橡胶、锡和其他金属物 , 后面慢慢的将业务扩展到古代商船上 。
而在1984年 , 哈彻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发现了一个宝藏:一艘乾隆年间的沉船“哥德马尔森”号 。
「哈彻」查阅了大量资料 , 做足准备工作 , 准备将魔爪伸向这艘中国沉船上 。
他将打捞船开向中国南海水域 , 没花费太久就找到了这艘船 。 在这艘沉船中 , 他打捞出水的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达百万余件 。
推荐阅读
- 火星气候模拟室可用于微生物实验和地球化学研究
- 地球有多幸运才造就了如今的生机勃勃?简直是巧夺天工!
- 太阳系又多了一个生命星球?科学家:发现表面有“动物废弃物”
- ?人类对地外生命的反应的数据来源
- 天文望远镜能看到什么?想入门的来看看
- 因「服装不足」取消女性太空行走后,NASA 开发定制宇航服
- 中国团队研制出“超级材料”,可承受1.5亿℃的核聚变反应
- 发现了什么?UFO专家称找到了“火星人”,NASA正在掩盖真相
- 约会良机!“三星伴月”即将出炉!最佳观测攻略上线,你想和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