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后的护理要点

目录:
第一章:中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后的护理
第二章:防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第三章:过半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女性更应注意预防
中老年人是骨折的高发人群 , 因为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特别的严重 , 特别是中老年女性 。如何预防中老年骨折呢?首先要从骨质疏松开始 。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后的护理
日常生活中 , 不少中老年人由于碰撞、跌倒等原因 , 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发生骨折后 ,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 更有利于康复 。如果没有及时去医院 , 拖延诊治 , 情况就不容乐观 。
在日常生活中 , 为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 , 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避免盲目锻炼 如果患者在治疗后迫不及待 , 过早负重行走 , 可能导致骨折部位再次移位 , 影响愈合 。所以 ,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 , 尝试不负重的功能练习 , 循序渐进 。
均衡饮食 , 控制体重 股骨颈骨折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 尤其是那些长期缺乏锻炼、营养不良以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 。为使病情尽快康复 , 应均衡营养 , 常喝牛奶、豆浆 , 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避免饮酒以及含酒精的饮料 , 同时 , 还要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 避免体重增加 , 减轻骨骼负重 。
定期检查愈合情况 建议每3个月拍一次X线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做磁共振或ECT检查 , 以较早判断愈合 , 可使用腋下双拐辅助步行 , 分担身体重量 。
长期观察病情 股骨颈骨折后 , 短期内难以确认股骨头是否坏死 , 至少需观察1年 。如果1年后没有任何不良症状 , 说明恢复情况良好 。在此期间 , 患者始终不宜过度负重锻炼 。为安全起见 , 最好观察3年以上 。
中老年人骨折原因及特点
中老年人是骨折的高危人群 , 我从临床上总结了几点关于中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原因及特点:
1、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钙质的不断流失 , 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 其是中老年人突发骨折的罪魁祸首 。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骨折多在髋关节的原因 。
2、随着中老年的身体各项机能下降 , 会使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大幅下降 , 导致身体平衡性、协调性不稳 , 在运动、活动、行走、坐立时 , 对外界反应迟钝稍有不慎便重心不稳 , 造成摔倒、扭伤、跌倒导致骨折的发生 。
3、中老年人发生骨折 , 此时全身的各体系循环相对缓慢 , 这对骨折的愈合影响很大 , 在加上有些老人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也很影响骨折愈合 。同时由于中老年骨质疏松、营养不良、愈合缓慢、循环代谢差也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
4、中老年骨折后长期卧床 , 若护理不精心 , 还要造成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肌肉萎缩、皮肤弹性差、晤疮、肺部呼吸不畅 。
过半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女性更应注意预防
广州逾半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 其中男性为39.1% , 女性为65.6% 。采访人员昨日从广州市科协获悉 , 广州对1024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 结果显示 , 广州男女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10年前分别增加了33.2%和46% 。研究人员提醒 , 广州八成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症 , 绝经后及老年女性应注意早期骨密度筛查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 , 骨微结构破坏 , 导致骨脆性增加 , 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整个病程很漫长 , 在刚刚发病时人体很难感觉到 , 故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无声的疾病” 。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之一是骨骼疼痛 , 有时是周身疼痛 , 更突出的是腰骨痛;症状之二是腰弯、背驼 , 身材缩短;症状之三是骨折 , 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 , 实际上身材缩短就是多次发生脊椎椎体骨折的结果 。虽然大多数骨折并不直接引起死亡 , 但却有很高的致残性 , 特别是髋部骨折 。
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着
研究人员介绍 , 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人 ,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趋势不容忽视 。目前 , 我国已有研究天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等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点 , 但尚无确切的全国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尤其是广州地区同类研究不多 , 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少见 。
研究人员对广州地区102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 结果显示 , 男性的腰椎骨密度没有随增龄持续降低 , 但髋部骨密度随着增龄逐渐降低;而女性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 。而且 , 从60岁开始 , 无论是男性 , 还是女性 , 髋部的骨密度都显着低于腰椎 。“这说明老年人骨密度分布以髋部变化最显着 。”
研究人员提醒 , 对中老年人骨密度测量有诊断意义的部位应该首选髋部 。
广州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53.7%
研究结果显示 , 广州地区的中老年人骨量减少症总患病率约为33.1% , 其中男性为43.7% , 女性为24.5%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 总患病率为53.7% , 男性为39.1% , 女性为65.6% 。而10年前的一份根据1160例40岁以上广州市内及郊区乡村居住20年以上的男女性人群的调查显示 , 广州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 男性为5.9% , 女性为19.6% 。因此 , 目前 , 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3.3成和4.6成 。
研究人员提醒 , 老年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 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
中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80.8%
数据显示 , 中老年女性总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65.6%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则高达80.8% , 明显高于男性 。女性在50~59岁组骨密度值开始下降明显 , 60~69岁组骨密度值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改变 , 而此时正为女性绝经后5~10年阶段 , 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 。
女性进入老年初期的累积骨丢失量约占终生骨量丢失的72% , 女性50岁以上大多数已绝经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 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 , 骨转换增高 , 骨量丢失加速 , 结果导致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 , 骨量减少在女性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较高 , 分别为41.4%和37.5% , 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下降 , 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 , 因此 , 女性应注意早期进行50岁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筛查工作 , 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 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
研究人员提醒 , 绝经后及老年女性 , 应注重早期骨密度筛查 , 防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发生 。
中老年男性
骨折后致残率死亡率高女性4倍多
【中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后的护理要点】同时 , 报告指出 , 广州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9.1% , 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43.7% , 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人群中占一定比例 。
报告指出 , 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骨量低的人群 。从50岁开始 , 男性骨量减少症患病率高于女性 , 而且 , 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后的致残率、死亡率高于女性4倍多 。
研究还表明 , 男性在70~79岁组髋部骨密度值出现明显下降 , 表现为骨质疏松改变 。其可能原因与性激素水平下降、体力活动缺乏、日照时间减少 , 饮食中钙、维生素D缺乏等环境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患病因素 。
研究人员提醒 , 男性骨质疏松往往被人忽视 , 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不低 , 随着寿命的延长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 , 因此 , 中老年男性应从50岁开始重视骨质疏松症预防 。
结语:日常生活中 , 很多中老年人由于碰撞、跌倒等原因 , 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一旦造成骨折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 千万不要耽误时间啊!(文章原载于《健康文摘》 , 刊号:2012.03 , 作者:刘东 ,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 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 , 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