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宁德时代 , 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撰文/陈邓新编辑/李觐麟
来源:锌刻度
“宁王已擒 , 我军毋得纵杀 。 ”
公元1519年 , 王阳明与宁王朱宸濠在鄱阳湖对决 , 处于劣势的王阳明故意散播朱宸濠被擒的谣言攻心 , 令兵强马壮的朱宸濠阵营大乱 , 军心动摇之下终于一败涂地 , 上演了一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500多年后 , 资本市场的“宁王”也遭“谣言”围攻 , 导致股价节节败退 。
所不同的是 , 宁德时代不是外强中干的朱宸濠 , 以报案回击谣言 , 并积极接待了高瓴资本、鸿商资本、腾讯投资、淡马锡、红杉资本等资本大佬的调研 。
辟谣之后 , 宁德时代股价反弹 , 但阴霾并未就此散去 。
实事求是来看 , 看空之声依然不绝于耳:主机厂要掌握价值链的利润流向 , 不会长期容忍受制于人;赛道玩家愈发内卷 , 市场从红海走向“血海”;宁德时代泡沫严重 , 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价值背离……
一时间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丛生 。
那么 , 到底是下跌催生了“鬼故事” , 还是“鬼故事”诱发了下跌?
“挺宁”与“倒宁”的攻心战
宁德时代 , 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
2021年12月3日创下692元的历史高点 , 到2022年2月14日创下485.06元的阶段性低点 , 跌幅高达29.90% , 而同期创业板指跌幅不过18.86% 。
文章图片
图2/4
外资卖出宁德时代
下跌过程中 , 谣言四起 。
譬如 , 一则谣言显示 ,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谈崩 , 改为采用比亚迪的电池 , 为20.4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刀片电池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这个谣言 , 最早应该出自某球 , 后来出口到国外 , 被外媒报道 , 再引入国内 , 兜兜转转后就传得有鼻子有眼了 。 ”
对此 , 宁德时代出离了愤怒:“近期 , 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 , 引发市场误解曲解 , 影响企业声誉 。 ”
“宁王”一怒 , 还未血溅三尺 , “挺宁”与“倒宁”反而吵翻了天 。
“挺宁”派认为基本面未改变 , 只不过树大招风 。
知名大V“猫笔刀”指出:“反正A股就是这样 , 跌的多了鬼故事就来了 , 新韭菜特别容易被吓住 , 多经历几次就习惯了 。 宁德时代这一波下跌和这些谣言关系不大 , 主要是风格转向机构调仓所致 。 ”
这意味着 , 宁德时代长线投资的逻辑或未变 。
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告诉锌刻度:“锂电池在新能源行业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背景下 , 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 , 未来会形成锂矿之于石油、锂电池企业之于炼油企业 , 宁德时代已经领先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 自己不要乱 , 专注发展 , 业绩、订单才是攻击谣言最有力的武器 。 ”
“倒宁”派认为多因素共振 , 宁德时代还存在下跌空间 。
这其中 , 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的观点最为醒目:“上涨逻辑已经受到挑战、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股价超涨 , 赛道高度拥挤 , 形成多杀多的负反馈 。 参考贵州茅台的走势 , 宁德时代短期可能并未见底 。 ”
宁德时代到底在焦虑什么?
“挺宁”与“倒宁”的争论 , 孰对孰错尚不得而知 , 但宁德时代面临两重压力 , 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
纵向来看 , 面临产业链话语权争夺的压力 。
随着2022年新能源补贴退坡30% , 终端售价也承压 , 小鹏、蔚来、比亚迪、上汽荣威等车企宣布涨价应对 , 涨价幅度从1000元~7000元不等 , 而部分车企暂时选择观望 。
此背景下 , 主机厂对高企的动力电池售价自然有想法 。
如若掌握了动力电池的话语权 , 则可降低销售成本 , 从而筑高商业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 , 这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当下 , 大众汽车、福特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纷纷当下合资或自建电池工厂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随着技术不断迭代 , 动力电池终将趋于成熟 , 掌握了这个核心 , 才不会被卡脖子 , 你看看燃油车第一梯队的车企 , 谁没有掌握发动机技术?”
据中信证券研究表示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289GWh , 同比增长111% , 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增长至1380GWh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鼾睡 。
拉长周期来看 ,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上如此强势 , 或并非常态 , 随着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逐步染指 , 宁德时代的江湖地位也存在生变的底层逻辑 。
横向来看 , 面临行业对标的压力 。
尽管宁德时代把持全球动力电池“一哥”位置五年之久 , 追赶者非但没有泄气 , 反而愈战愈勇 , 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纷纷加码 , 重金投入之下也动了宁德时代的“蛋糕” 。
譬如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广汽乘用车从2019年起 , 陆续用中航锂电取代宁德时代 , 后者甚至退出了供应商名单 。
这其中 , 蜂巢能源的野心令宁德时代心中生危 。
蜂巢能源的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为600GWh , 这也恰好为宁德时代的战略目标;而战略目标重叠之外 , 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的后入者 , 技术起点较高 , 一上手就是叠片工艺、高镍路线的三元锂电池 , 相比之下没有历史产能的包袱 , 不乏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
如此一来 , 蜂巢能源也成为宁德时代的“眼中钉” 。
日前 , 宁德时代对蜂巢能源提起了诉讼 , 认为九位前宁德时代员工离职后分别加入无锡天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保定亿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为蜂巢能源提供服务 , 违法了《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 , 涉及不正当竞争 。
据爱企查显示 , 保定亿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已注销 , 注销之前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杨红新 , 而杨红新为蜂巢能源首席执行官 。
文章图片
图3/4
图源:爱企查
LG新能源发出挑战令
实际上 , 宁德时代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挑战 , 那就是LG新能源 。
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 , 宁德时代以全球装机量96.7GWh、市场占有率32.6%的成绩位列第一 , 紧随其后的为LG新能源 , 全球装机量为60.2GWh、市场占有率为20.3% 。
【|宁德时代的“鬼故事”,怎么这么多?】眼下 , LG新能源正处于上市前夕 。
据外媒报道 , LG新能源计划融资108亿美元 , 散户认购金额高达956.2亿美元 , 创造韩国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已毫无悬念 。
对此 , LG新能源首席执行官权英寿意气风发:“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全球竞赛中 , LG新能源将很快击败中国竞争对手宁德时代 。 ”
“补血”之后 , LG新能源会有两个动作 。
一个为加码动力电池产能 , 规划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430GWh , 与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对垒 。
某私募投资部经理陈听涛告诉锌刻度:“LG新能源的客户面更广 , 在欧美的优势更为明显 , 宁德时代的基本面在国内 , 在均衡上有所欠缺 , 好在盈利能力更强 , 只能说各有千秋 。 ”
据最新数据显示 , 宁德时代2021年净利润为140亿元~165亿元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0.75%~195.52% , 而LG新能源2021年净利润为40.88亿元 , 实现了扭亏为盈 。
文章图片
图4/4
宁德时代的业绩预告
另外一个是切入磷酸铁锂电池 , 计划2022年完成一条磷酸铁锂电池试验生产线建设 , 从而补短板改善产能结构 , 实现“两条腿走路” 。
如此一来 , 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 , 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6.2GWh , 同比上升86.9% , 但环比下降38.3%;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7.3GWh、8.9GWh , 同比上升35.2%、172.7% , 但环比下降34.0%、41.0% 。
尽管如此 , 宁德时代似乎仍底气十足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表示:“其他玩家依靠价格抢市场 , 但宁德时代的成本一定是最低的、供应可靠性是最高的 。 ”
总而言之 , 多事之秋的宁德时代 , 站到了命运的转折点上 , 进一步则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宁王” , 退一步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
毕竟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IT|Uber允许用户在新隐私中心查看司机的平均评分明细以激励良好行为
- 利润率|被誉为娃界小米 硅胶娃娃的世界销冠春水堂是如何炼成的?
- 白嫖|【免费白嫖】干净又卫生的 8 款互联网大厂超良心 App 推荐
- 警告!|银保监会发布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 Windows|微软发布适用于Windows 11的HDR校准应用程序
- IT|[图]塑造喷气机时代的彗星型客机、波音707和灾难
- 人物|科技圈的脱口秀大王?盘点卢伟冰那些年说过的金句
- 旗舰|联发科的高端之路,离不开OPPO这枚王炸
- 配置|不给赛那加价的机会?30万MPV还有这三款可选
- 蛋白|全球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二代新冠疫苗效果如何?最新论文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