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味竹叶石膏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减味竹叶石膏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竹叶15克,石膏24克,麦冬18克,甘草10克 。
【用法用量】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2小时服200毫升,约6小时令尽 。
【方歌速记歌诀】
减味竹叶石膏汤,麦冬甘竹重辛凉;
脉浮而促阳明病,驱邪出外使安康 。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生津 。
【主治】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 。
【方论】本方即《伤寒论》竹叶石膏汤去人参、半夏、粳米而成,故名减味竹叶石膏汤 。主治证属温病热盛阴伤所致,治宜清热生津 。方中竹叶、石膏清透阳明热邪;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甘草调和胃气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生津的方剂 。
【医论】阳明温病指胃热炽盛,表气不开,为无形邪热,热未人腑,无燥屎内结现象,而是温邪伤津,脉为热迫,以致脉浮且数中一止 。其特点是:“脉浮而促” 。当然,这仅是指明其突出的特征,而其余症状,病人应有高热,口渴,面红目赤,小便黄等热盛阴伤之证 。所以,用辛凉清解,甘寒养阴的减味竹叶石膏汤治疗 。本证用此方似乎药轻病重,然连服药的方法应予重视 。
【今用】
1.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致病主因为一种圆环形病毒颗粒———出血热病毒 。黑线姬鼠为主要带毒者 。以高热、出血、低血压及急性肾功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体温下降而病反增剧的特点 。按其机理可分为3阶段,即邪盛正实阶段(发热期)、邪盛正伤,虚实错杂阶段(低血压、少尿期)、邪退正虚阶段(多尿期、恢复期) 。本方可用于邪盛正实阶段(发热期) 。据《河南中医》1983,(3):33党继红报道:以本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2例,少数危重患者配合补液等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收到显效 。共治32例病人,均获痊愈 。
2.发热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导致体温升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中医辨证分为外感发热及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又因病因有风寒、.风热、温热的不同 。本方加减主要用于温热病的发
【减味竹叶石膏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热,且病在气分者及内伤阴虚低热 。据《人民军医》1981,(3):69王彦彬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猩红热后、上感后、沙门氏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及原因不明之低热共17例,获满意疗效,除1例外,余16例全部治愈,平均用药5剂即可退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