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斯坦福大学开设“元宇宙第一课”:人类成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两栖物种( 二 )
文章图片
↑学生们通过佩戴设备 , 一起进入虚拟课堂
拜雷森教授说 , 虽然疫情让大家无法在物理空间里相聚 , 但是自己可以通过研究了很多年的VR技术 , 把学生们重新聚集在一个虚拟课堂里上课 。 数百位学生通过一个VR头盔 , 像潜水面罩一样戴在脸上 , 搭配着手里握着的两个控制器 , 参与到整个远程课堂 。
这些“课堂”可能是在博物馆 , 可能是在实验室 , 可能是在海底 , 还有可能是在人迹罕至的火山口 。 学生们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 , 在一个全新的、虚拟的、可交互的环境里 , 感受那些只能在书本上感受的东西 。
拜雷森教授称这个“虚拟人”课堂为一个内部的“元宇宙” , 在这个“元宇宙”中 , 每个学生的存在都以头像的形式呈现 。
“元宇宙”:人类成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两栖物种
“元宇宙”一词起源于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 。 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庞大虚拟世界——“元界” 。 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 , 人们通过数字化来控制这个虚拟分身 , 在虚拟世界中相互竞争并提高自己的地位 。
文章图片
↑资料图 。 工作人员使用VR体验设备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农科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的强大功能 。
拜雷森教授认为 , “元宇宙”就是人、地点等一切事物通过VR和AR(增强现实) 形成的集合 。 他说 , 从广义角度上来看 , VR指任何合成感官带来的体验 , 包括幻觉、梦境、和人类佩戴上VR设备后的沉浸式虚拟环境 。 “而‘元宇宙’就是所有沉浸式虚拟环境的集合 , 将来它可能会被完全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中 。 ”拜雷森教授说 。
安娜·奎罗兹则直接用“虚拟世界”来形容“元宇宙” 。 “它是一个人类可以建造的全新虚拟世界 , ”安娜向红星新闻解释说 , “你可以随时戴上设备 , 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和朋友一起跑步、一起看电影、一起工作 。 ”
对这样的场景 , Meta已作出尝试 , 在其远程工作协作平台Horizon Workrooms中 , 用户可以通过佩戴Oculus VR设备 , 访问3D虚拟“办公室” 。 不同于Zoom等视频会议软件 , 通过该设备 , 用户在“办公室”可以看到同事的虚拟形象 , 还可选择每日的穿搭 , 也可以像在现实中那样敲击虚拟的键盘 。 同时 , 空间音频技术还能让用户听到来自“办公室”各个角落的声音 , 甚至“办公室”间的同事串门也成为可能 。 这也是Meta推出的最重要的一款“元宇宙”应用 。
推荐阅读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
- 虚拟世界|周鸿祎:元宇宙最大的风险是数字安全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设计|虚拟世界里的仓颉,竟是我自己?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银行|虚拟数字人,链接元宇宙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