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距离安全上路有多远
阅读提示
关于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 , 引发了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 人们不禁心生疑惑:自动驾驶目前发展到什么水平?到底应具备怎么样的安全规格?
近一段时间 , 关于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 , 引发了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
先是8月上旬 , 一名蔚来汽车车主开启NOP(领航辅助系统)驾驶ES8车型时发生意外不幸去世;紧接着 , 特斯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遭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的消息传出;随后 ,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车企纷纷更改了官网上关于辅助驾驶系统的描述……人们不禁心生疑惑:自动驾驶目前发展到什么水平?到底应具备怎么样的安全规格?
“自动驾驶”再惹争议
8月14日 , 有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称 , 31岁的企业家林先生8月12日下午2时驾驶蔚来ES8在高速路上行驶时撞上了正在作业的工程车 , 不幸逝世 。 据了解 , 事发时这辆车正好处于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下 。 事故触目惊心 , 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 。
2020年3月9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公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 , 重新界定了“自动驾驶”包括六级 , 其中 , L0至L2分别被称为应急辅助、部分驾驶辅助、组合驾驶辅助;L3至L5分别称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 。
在“蔚来事件”中 , NOP事实上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领航辅助驾驶” , 而领航辅助(NOP)功能并不是自动驾驶功能 , 蔚来ES8也仅处于L2级自动驾驶层面 。 不仅是蔚来 , 此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也曾多次发生在辅助驾驶状态下的交通事故 。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看来 , 当前汽车市场中量产的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 , 仅能实现以驾驶员负责为前提的辅助驾驶功能 。
也就是说 , 目前的量产车中展现出的自动驾驶技术 , 均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 。 但在一些汽车企业的宣传中 , 自动减速、规避其他车辆等辅助驾驶功能被夸大宣传成了“自动驾驶” , 导致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出现风险的意识不足 。
“一开始非常不相信 , 但在购车时销售人员有介绍 , 再加上软件上新颖的性能设计 , 非常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 , 所以上手后又特别容易相信 。 ”特斯拉车主石女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自己曾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 , 尝试双手离开方向盘 , 眼睛只是时不时看一下路况 , “现在看来 , 真是过度信赖和盲目尝试了 。 ”
安全仍是首要任务
在“蔚来事件”之后 , 一些企业开始亡羊补牢 , 对“辅助驾驶”的宣传话术进行了修改 。 在理想汽车官网上 , 辅助驾驶系统已被称作“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 , 而此前则为“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 小鹏汽车在其官网也悄无声息的将辅助驾驶系统名称改为“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而此前则是“XPILOT 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
针对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困境 , 部分车企也开始通过加强车主教育、行车安全监控和提醒等措施以确保驾驶员安全 。
譬如 , 蔚来汽车在近日推出“NIOPilot考试” , 内容主要包括NIO Pilot的主要功能和注意事项 , 明确指出NIO Pilot是辅助驾驶 , 并非自动驾驶 。 小鹏汽车在驾驶员首次驾驶之前 , 必须通过辅助驾驶功能考试 , 考试合格后方可驾驶小鹏汽车 。
“自动驾驶”关系到车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国家对此也给出了监管意见 。 近日 , 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明确提出了产品准入要求:“企业生产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产品的 , 应采取脱手检测等技术措施 , 保障驾驶员始终在执行相应的动态驾驶任务 。 ”
爱驰汽车董事长付强在微博上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 当前量产状态车型没有一款是自动驾驶的 。 但是汽车智能化的大方向和进程是不会逆转的 。 反思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改名字、反对过度营销这样一个比较初级的维度 , 更应该从智能汽车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风险提醒、防范措施上给予高度重视和改进 , 对用户给予更多的充分学习、交流理解机会等思维去思考 。 ”
将经历一个持续的变革期
从过去特斯拉刹车失灵到如今蔚来失控事件 , 自动驾驶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质疑声 。 即便如此 , 汽车企业在自动驾驶上的“故事”也一直在延展 。
近日 , 奔驰宣布 , 计划于今年晚些时间为S系列车型配备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 。 8月25日 , 小米集团宣布 , 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 。 今年以来 , 该公司已经投资了多家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企业 。 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硬件之一 , 也受到资本市场热捧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有1830余家激光雷达相关企业 , 今年该领域已有多笔重磅融资事件发生 。
2020年至2030年 , 被业界誉为自动驾驶的“黄金十年” , 不仅有车企的积极推动 , 从国家层面出发 , 自动驾驶早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之一 。 2020年2月 , 国家发改委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指出 , 在2025年之前 , 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以及网络安全体系应当基本形成 , 并且有条件对L3级别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进行量产 , 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在相关场景下的应用 。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距离安全上路有多远】目前来看 , 各大车企在自动驾驶或者高级辅助驾驶领域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 但随着技术的升级和政策的扶持 , 自动化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 整个行业也将会经历一个持续的变革期 。 有业内专家认为 , 只有当技术、网络、车路协同能力、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全面构筑起一个真正为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环境时 , 才是“自动”两个字真正有意义的时候 。 采访人员 杨冉冉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