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推动银发产业发展壮大 多从供给侧发力

银发产业 , 多从供给侧发力(观象台)
【产业|推动银发产业发展壮大 多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银发产业发展壮大 , 应多从供给侧发力 , 补上老年用品不好用 , 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的短板
提起老年用品 , 你会想到啥?拐杖、轮椅和扶手?没错 , 但除了这“老三样” , 许多全新的高科技产品正在涌现——站立式电动轮椅、人工智能跌倒侦测系统、无障碍可升降厨台……前不久举行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 , 这些创新成果刷新了人们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想象 , 原来 , 老年用品还能这么丰富、这么便利!
近年来 ,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 在相关企业的努力下 , 我国老年用品种类更多 , 市场潜力也更大 。 工信部等部门预计 , 到2025年我国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 不过 , 对于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前景 , 一些人依然有疑问:老年人消费意愿可能不强 , 老年用品市场能火热吗?
应当看到 , 未来一段时间 ,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 ,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 , 他们的消费需求、消费理念也会升级拓展 , 数千万失能半失能老人对老年用品还有刚需 , 因此老年用品市场增长的“硬支撑”是足够的 。 2020年 , 有电商研究报告显示 , 老年群体消费金额此前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0.9% , 疫情防控期间消费增速仅次于“00后” 。 由此可见 , “银发族”消费意愿不可谓不强 。
推动银发产业发展壮大 , 要更多从供给侧发力 。 当前 , 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老年消费需求相比 , 我国银发产业供给较为滞后 , 供需不能很好地匹配 , 集中体现为一些老年用品不好用 , 不少老年消费者不会用、不敢用 。 比如有老年人反映 , 自己的老人手机声音太小、字看不清 , 坐浴椅不能调整高度 , 小家电新功能多、看不懂标识 , 想在墙上安装扶手却担心装不牢靠、缺乏规范 , 等等 。 种种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的消费意愿 。
更多从供给侧发力 , 推动银发产业发展 , 至少要闯三关:
在制造端多下功夫 , 提供“好用”的产品 。 相关企业应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 贴近他们的使用习惯 , 加强软硬件方面的适老化改造 , 比如多采用语音控制替代按键输入、用柔性生产满足个性定制等 , 减少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不适 , 让产品方便好用 。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 增强“敢用”的信心 。 老年用品服务于老年人 , 使用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 这既需要生产企业引起重视 , 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 老年用品种类繁多 , 不少产品在选材、安装等方面缺乏安全标准 , 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质量标准规范体系 , 提升银发产业的整体质量和信誉 。
在流通上搭建“桥梁” , 创造“会用”的条件 。 大街上 , 老年用品超市或专卖店往往难觅踪迹 , 上电商也几乎找不着老年用品专区 。 尽管一些新型老年用品功能多、用处大 , 但不少老人不会使用 , 甚至根本不知道新品上市 。 究其原因 , 并非产品本身不好 , 而是流通环节等不畅 , 阻碍着他们知晓、使用老年用品 。 在线下 , 应多创造体验场景 , 比如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融合 , 在养老机构投入新型产品等 , 方便更多老年人试用、购买;在线上 , 应引导电商平台做好推广和分类 , 畅通老年人了解、获取新产品的渠道 。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用品推陈出新 , 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 有些新型老年用品打着健康的幌子 , 实际上却是“伪科学” , 还有些智能产品看似先进 , 背后却侵犯老年人个人隐私 。 对于这类新问题 , 相关部门应及时加强监管 , 共同维护好银发产业的发展环境 。
邱超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