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苦酒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少阴病,咽中伤[1],生疮[2],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伤寒论:312)苦酒汤方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3])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4],安火上,令三沸,去滓 。少少含咽之 。不差,更作三剂 。
注释:
[1]咽中伤:指咽部受创伤,或咽喉部溃烂而有创面 。
[2]生疮:指咽喉发生疮肿溃烂 。
[3]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指将鸡蛋一端敲孔,去掉蛋黄后,把醋灌入鸡蛋壳中 。内,同纳;苦酒,即食醋 。
[4]刀环中:即刀柄端的圆环,便于放置蛋壳 。
【苦酒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功效配伍】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方中苦酒味酸苦,取其酸敛苦泄之性,以敛疮解毒,消肿止痛;半夏辛燥涤痰,散结消肿,与苦酒相合,辛开苦泄,增强开痰结,泄热毒;鸡子白甘寒,滋阴润燥,清利咽喉,与半夏相配,能利窍通声,而无燥津耗阴之虑 。三药相合,共奏清热涤痰,敛疮消肿,利窍通声 。
上二味药,将半夏加人苦酒中,鸡子去黄,留鸡子白与壳,置火上,煮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若无效,再服三剂 。此方药煎煮法与“少少含咽”法是治疗咽喉疾病的有效方法 。
【方证论治辨析】苦酒汤治少阴病咽中生疮,痰火郁结证 。症见少阴病,咽喉溃烂生疮,肿痛,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
少阴病,咽中被异物损伤而溃烂,或痰热火毒,郁结咽中而生疮肿溃烂,致咽喉肿痛,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或声音嘶哑 。治用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
【用方思路】钱潢《伤寒溯源集》记载:“李时珍云:卵白象天,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象地,其气混,其性温;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 。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曰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 。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利胎产诸疾 。卵则兼理气血,故治上列诸疾也 。”苦酒汤治咽喉肿痛,或咽部创伤,临证可加金银花、桔梗、射干、牛蒡子等;若伴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者,加麦冬、沙参、天花粉等 。临床多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咽部创伤、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 。
【医案举例】骆安邦医案:陈某,男,25岁 。初起畏冷发热,头痛身倦,继而咽喉疼痛,干燥灼热,吞咽不利,痰涎多,前医按风热感冒,投苦寒清泄之药罔效 。咽喉疼痛逐渐加剧,吞咽和咳嗽时疼痛波及耳后、下颌及颈部,吞咽困难,滴水难人,手足烦热,午后颧红,咽峡掀红肿胀,双乳蛾表面溃而成疮,声音嘶哑,舌红无苔,脉细数 。此属热毒炽盛,灼伤喉络,治宜清润降火,散结消肿 。方选《伤寒论》苦酒汤:半夏15g,白米醋(即苦酒)2杯,煎沸趁热冲泡鸡子白,令少少含咽服之 。药投2剂,咽喉肿痛大减,再进2剂,声转洪亮,咽痛消失,汤水可人,且能进稀粥 。继以银耳、百合炖服调摄,病遂霍然 。[周来兴.骆安邦治疗急危重症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2,(3):42.]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程钟龄蠲痹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银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菊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秦艽天麻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茵陈术附汤的作用功效
- 银耳红枣鸡汤的做法(热菜菜谱)
- 经常喝汤有什么好处?榴莲壳煲汤怎么做
- 酸菜粉丝丸子汤的做法(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