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制假是冒用他人品牌,包装,用食用酒精和化学液体勾兑而成 。
市场上的白酒生产工艺分为三种工艺方法:固态,固液,液态法 。十元以下的酒则用液态法!
固态法:是指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方法就一种纯粮固态发酵 。粮食通过蒸粮、润粮,再把曲块磨碎加入粮食中,然后下入窖池,发酵充分后放入酒甑将酒蒸馏出来,酿酒师傅又把这一步叫做烤酒或者摘酒,摘出来的酒不能立刻喝,经过窖藏、勾调才能成为我们酒桌上的一瓶白酒 。老祖宗历朝历代都是这样酿酒的,酿酒原料就是粮食 。
液态法:以食用酒精为基础,加水且用香精和香料调味调香,勾调而成 。
专业的叫法:三精勾兑(酒精、香精和香料)
液态法中的添加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丙三醇等…喝酒常见不适症状如:口渴、恶心、呕吐、头晕、头疼、睡觉后身体仍会不适等症状主要由以上化学制剂导致 。
并且,现在的酒厂还可以买到调制好的浓香型香精、五粮香精、汾酒香精等…
固液法: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和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
除了90%的用液态法勾兑的酒厂之外,有的酒厂想把酒卖很贵,但是拿着酒精加水实在不好意思,良心发现,就在食用酒精勾兑的酒中加入部分粮食酒,目前市场上固液法白酒以浓香型为主,其代表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而固液法的使用,也仅仅局限于这些品牌下面的高端酒当中,一般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不到一半,一般为30%,主体还是液态法 。
其他网友观点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去年过年回我老婆家,她舅舅就打了一桶散酒回来 。说这酒不错,就是他们街道的小酒坊自己酿的,好喝的很!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明显是清香型的酒,但喝的酒糟味比较重,口感也比较冲,没有用陈酒调过,标准的新酒 。好处是喝完不头疼,半夜不口渴 。晚上大概喝了有半斤左右,第2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的 。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第2天中午又继续喝 。就有一嘴没一嘴地问舅舅这个酒多少钱一斤?喝的不错啊!他说嗨,这个便宜,都是同村的,卖别人8块,卖他才6块钱一斤!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当时直接蹦起来!嘛玩儿六块钱一斤?突然就有种死里逃生的欣喜!如果是昨天听到了,打死我也不敢喝 。这玩意儿就算不是甲醇,也是拿酒精勾的,怎么可能能喝呢?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我舅舅说不不不,真的是粮食酒 。我们这消费低,而且也都是不卖到别处的,自然就便宜的多了 。为此后来我还专门到街上去看了看 。人家老板也在蒸高粱,蒸包谷,也打酒曲,生意还特好 。而且在他们川南,好像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小酒坊 。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而且这个老板做了三四十年的酒了 。最好的散酒也就100多块钱一斤,还是酱香的 。而一般当地人都是喝8块10块12块的那种 。其实成本是完全够的 。加上没有什么包装,卖10块钱以下实际上还是有利润的 。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所以10块钱以下还真的是有纯粮酒,绝对不是什么假酒 。当时老板就跟我算账,清香型每斤酒的成本大概在4块5左右,而浓香型则在10块左右 。都是老乡,也不敢放乱七八糟的东西 。看着生意不起眼,他悄悄跟我说实际上他在镇上还买了两套房子呢 。
这种散装白酒在农村有广大的市场 。就在于它便宜实惠 。但说实话除非知根知底,我不建议喝这种太便宜的散酒 。
前段时间云南勐腊不是出现了假酒事故吗?一个村寨喝,死了十几个人 。那个假酒坊也是在当地开了三四十年了,对不?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酒不像饭,饭一顿不吃最多的心慌 。但是酒呢,喝一顿假的,轻则脱三层皮,严重的话就真的直接去见马克思了 。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
其他网友观点那要看自己的火眼金睛了 。现在的商品酒注册商标,检测什么的都花钱,有商标的感觉都是勾兑的,我们一般都是喝自己老家酿的,我的老家在野租,在小凉山会东县,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小村子,酒在这个县很出名,但是缺少开发的人 。纯粮食酒的价格还不如勾兑酒的价格,其实很寒心 。我们一般出去吃饭,都是自带酒,酒瓶塞一打开,那种香味,没有闻过的永远不会懂,还有这个酒喝多了头也不会痛,度数不低却不辣!慢慢来吧,好东西我相信不会被埋没,只是时间问题 。给一张随手拍的图(这种一斤装)
市面上买的十元以下一瓶的白酒,是酿造的还是制假的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