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是老一辈说的清晨吗

想要学习,当然我们要抓住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大脑能快速记住东西 。老一辈都说清晨的时间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那么事实是怎样吗?到底一天中哪个段记忆力最好?该如何抓住呢?

一天中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是老一辈说的清晨吗

文章插图
一、一天中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是老一辈说的清晨吗?其实这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首先来说说早晨记忆力更好吗?
从1887年研究人员测试一天内不同时间膝跳反射的强度开始,人们进行了近百年研究,却仍然没有定论 。
实际上,学习和记忆,是一件原理复杂、又十分个性化的生理活动 。
记忆的形成机制尚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何衡量记忆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更不要说对何时的记忆更高效进行判定和解析了 。
记忆力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笼统地说,记忆的形成和神经元之间特定的电活动有关 。
无论我们记忆的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旋律,都离不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 。
区别只在于有哪些神经元参与,有多少神经元参与,以及神经活动的频率高低等 。
【一天中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是老一辈说的清晨吗】当足够多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开始形成稳定联系后,相关的记忆便得到巩固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力、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记忆的形成 。
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 。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 。
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 。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 。
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受到内源性的调节 。这种24小时的动物节律,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
记忆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首先,记忆是一种生理功能,它的形成和巩固,需要相应结构的配合 。功能依附在结构之上,结构越合适,功能便越强大 。
但是,究竟什么影响着记忆力呢?这完全因人而异 。
比如,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强烈的刺激,甚至是之前的学习基础,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
另外,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自主性的生物钟 。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对这套机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这套自主性的生物钟,只是影响记忆的众多因素之一 。
我们并不能一刀切地宣布,什么时间是记忆最好的时候 。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要弄清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 。
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是记忆力的一段“黄金时间”(早晨7~9点);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 。
如此看来,大多数人记忆力最佳的时间段,都不是在早晨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学习主体对时间段不同的偏好,把学习者分为“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百灵鸟”在清晨记忆力最强,此时学习反应迅速,思路敏捷,效率较高,这类人一般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能熬夜 。而“猫头鹰”恰恰相反,他们在晚上最为兴奋,大脑清醒,这类人一般喜欢白天睡懒觉,在晚上夜深人静时,完成学习任务 。
一天中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是老一辈说的清晨吗

文章插图
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大清早爬起来去学习 。如果是猫头鹰,却偏偏要去学百灵鸟早起,却因为没有睡够,导致学习状态都不好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影响记忆力的因素很多,睡眠充分与否、精力是否集中,甚至情绪波动大都会影响到记忆力水平 。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法,以最佳状态去汲取知识 。
宝宝的情况有所不同,那么一天中什么时间宝宝记忆力最好?研究发现,宝宝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在睡觉前,这时给他(她)讲故事或讲一些生活常识,宝宝的学习效果最佳 。宝宝特别喜欢听重复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都存在开端和结局,宝宝就是从相同的故事次序中反复记忆这些故事内容,如果你讲的次序或过程前后有不同之处,宝宝会立刻加以纠正 。故事中的次序规律也可以运用在生活中,让宝宝明了一天的生活规律,养成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