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是什么 蜉蝣撼树


蜉蝣是什么 蜉蝣撼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甜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蜉蝣撼树,蜉蝣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种寿命很短的小虫子,苏轼在<赤壁赋>中曾拿它来比短暂的人生.蜉蝣概述寿命最短的昆虫有翅亚纲的 1目 。
2、通称蜉蝣 。
3、小至中型昆虫,头小,体软弱;翅2对或1对,膜质 , 大多前翅大后翅?。桓共磕┒擞谐の残肓教酰?中尾丝或有或无 。
4、属古生翅类 。
5、最早发现的是石炭纪古蜉蝣化石号称活化石 。
6、全世界已知有2100余种 。
【蜉蝣是什么 蜉蝣撼树】7、中国已知有 100余种 。
8、常见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节蜉蝣科(Baetidae) 。
9、形态特征成虫小至中型体长20~40毫米,细长 。
10、触角刚毛状 。
11、复眼发达,单眼3个 。
12、口器咀嚼式 。
13、成虫不取食 , 上颚退化或消失 。
14、下颚也退化 , 但常有下颚须 。
15、胸部以中胸最大 。
16、两对膜质翅多前翅大后翅?。偈嗳喝焙蟪?。
17、翅脉极多,闰脉丰富,凸脉与凹脉依次相间,翅的表面呈折扇状 。
18、足细弱,跗节1~5节,末端有爪 1对 。
19、腹部10节 。
20、腹端有2条极长而多节的尾须以及1条细长的中尾丝,后者或缺 。
21、生活习性幼期(稚虫)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 。
22、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 , 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 。
23、产卵于水中 。
24、卵微?。?椭圆形,具各种颜色,表面有络纹,具粘性,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 。
25、稚虫期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可达40次 。
26、成熟稚虫可见1~2对变黑的翅芽 。
27、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
28、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秋、冬两季有些种类以水底碎屑为食 。
29、常在静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潜掘 , 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 。
30、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 , 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 。
31、亚成虫与成虫相似 , 已具发达的翅,但体色暗淡 , 翅不透明,后缘有明显的缘毛,雄性的抱握器弯曲不大 。
32、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 。
33、一般经24小时左右蜕皮为成虫 。
34、这种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成虫体态后继续蜕皮的现象在有翅昆虫中为蜉蝣目所仅有 。
35、这种变态类型特称为原变态 。
36、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
37、意义蜉蝣的稚虫和成虫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 。
38、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喜欢在含氧量高的水域中生活 , 因此,它们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 。
39、另外,对蜉蝣目昆虫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从无翅昆虫到有翅昆虫的进化过程 。
40、 相关记载蜉蝣是中国文人骚客心仪的对象 。
41、《诗经·曹风》就歌唱过:「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 把蜉蝣羽翼同妇女衣裙联系起来了,像轻云舒卷,如嫩柳拂水 。
42、《淮南子》进一步说:「蚕食而不饮 , 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 , 更作了科学上的比较描述 。
43、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加了神来的一笔:「蜉,水虫也 , …朝生暮死」,一句话抓住了蜉蝣的生态特徵 。
44、西洋人也早就发现了蜉蝣夭寿,它的昆虫学学名叫做ephemeron,是希腊哲人亚理士多德给起的 , 意思直截了当就是「短促」 。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