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什么呢?没有外伤啊


【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什么呢?没有外伤啊】淋巴结肿大最大的可能提示你身体有炎症
人体有多处淋巴结,主要位于腋下 , 颈部,腹股沟处
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 平时是“风平浪静”的 。但当某处淋巴结肿大或有其它异常时,表明所属区域器官有病变发生 。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你的机体时,淋巴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灭细菌 。“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称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还有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成分及异物等 。癌症经淋巴转移时,也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先聚集于边缘窦,以后生长繁殖而累及整个淋巴结 。
淋巴结遍布全身 , 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 。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最易摸到 。当淋巴结肿大时 , 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 。如在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表示口腔内有病变 。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等 。颈部出现成患的球状隆起 , 首先应考虑到颈淋巴结核 。鼻咽癌病人往往在颈部也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揭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 。除此以外,还提醒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病理反应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上转移 。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表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 。如肺癌、食道癌等 。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
常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 , 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如系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粘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 。淋巴结结核,早期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病情加重可继续肿大 。但不超过核桃大小 , 以后可粘连融合成片,发生变化,破溃,流出黄棕色脓液或豆腐渣样物质 。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坚硬,表现凸凹不平,与皮肤可粘连在一起,无疼痛或压痛 。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能活动、不粘性、光滑、不硬、不痛 , 也不化脓破溃 。
这要看全身症状再定的,一个淋巴结肿大说明不了什么
腋下淋巴结肿大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 。由于各组淋巴结位置相对比较恒定 , 接受来自一定部位和一定器官的淋巴管,故淋巴结肿大能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淋巴结肿大发病机理淋巴结是淋巴网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抗体和过滤淋巴液的作用 。当机体某部位或某器官受到外伤或感染时,进入淋巴液的细菌、毒素、异物等到达局部淋巴结,可被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此时,淋巴结的机能增强,在细菌、毒素、异物等抗原的刺激下 ,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可迅速增殖,加上淋巴结的充血、渗出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 导致淋巴结肿大 。转移到相应淋巴结的癌细胞也可由于过滤机制被阻截,并在其内浸润增殖 , 引起淋巴结肿大 。当局部淋巴结不能有效地阻截或清除上述入侵物时,感染或癌肿将循淋巴结导流方向蔓延至下一组淋巴结,使之也出现肿大,或感染和癌肿侵入血液 , 引起全身播散 。腋下淋巴结肿大分类据病因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 。肿瘤性包括淋巴系统的原发肿瘤和淋巴结的转移性肿瘤 。非肿瘤性包括感染、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等 。一般根据病程将淋巴结肿大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淋巴结肿大有:急性单纯性淋巴结炎、病毒性感染(风疹、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猫抓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立克次氏体感染(恙虫病)、特殊细菌性感染(布鲁斯氏杆菌病、腺菌病、腺鼠疫、软下疳)、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原虫感染(弓形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热、血清热)、毒蛇咬伤 。慢性淋巴结肿大的意义慢性感染性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丝虫病、黑热病、梅毒)、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局部淋巴结的恶性肿瘤转移)、未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结节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 G重链病、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和临床意义 根据病史,常能提供诊断线索 。如急性淋巴结肿大多为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所致,常合并发热等其他症状 。慢性肿大多见于淋巴结结核、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