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坝要建成上窄下宽?


主要是根据力学原理增强其自身拦截水源冲击的牢固性和长期性 。河水对河堤产生压力,越往下压力越大 。上宽下窄的河堤能挡住不同的压力 。还可省料 。也能防止泥沙滑落 。更可以减轻自身压力,使河堤“站”的更牢固 。所以河堤是上宽下窄的 。
扩展资料: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 。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 , 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 。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 。
世界上最早的水坝是公元前2900年埃及人为向首都盂菲斯供水在尼罗河上建造的一座高15米的砌石坝 。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水坝现存于伊拉克,它建于公元前1300年 。公元前700年─前250年,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修筑了多座供灌溉用的水坝 。同一时期,在也门、斯里兰卡、印度、中国也修筑了各种水坝 , 如中国的都江堰,约建于公元前240年 。古罗马人在西班牙普洛色皮纳修筑了一座高12米,用混凝土做芯,可以看作现代填土坝的先驱 。
【为什么水坝要建成上窄下宽?】在科纳尔市修筑的另一座水坝采用了倾斜的迎水面 , 代表了一种更完善的设计,这两座水坝至今还在 。公元550年 , 拜占庭人在今土耳其与叙利亚边界的德拉建造一座弯曲结构的水坝,为现代重力拱坝的前身 。14世纪初伊朗人在一狭窄的石灰岩峡谷上修筑了一座拱坝,高26米,而坝身的厚度还不到5米 , 中间弯曲部分的长度和半径均为38米,由两座直线坝支撑 。1579年至1589年在西班牙蒂维建造的一座重力拱坝,高42米,在后来近3个世纪中,始终是欧洲最高的水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