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三衢诗歌·陈圣泽


陈圣泽,字云崿,号橘洲 。乾隆时人 。著《橘洲近稿》、《中晚吟》,采入《两浙鞧轩续录》 。
龚渭《传略》:橘洲读书,精研经传,抉奥钩元,诗学韩杜而出以柔脆之笔,觉面目一新,为一时吟坛指南 , 名动公卿,户外多长者车辙 。橘洲啸歌山满楼上 , 唯以著书为娱 , 有《读易记》、《诗经集说》、《读杜解》及《橘洲诗稿》 。
郑烺《序略》:先生生而颖异,始就塾,问师曰:读书在求道,岂干名耶?师奇之 。少长 , 弃儒服贾 , 数年仍归理旧业 。担囊负笈,避嚣于九仙寺,不与闻城市事 。枕葄经史,汛滥汉唐以下诸大家,尤嗜杜韩集,口诵如流 。寺僧一日请曰:子面壁功深,梅子熟矣,盍归乎?曰:诺 。乃筑山满楼 , 与仲兄菱湖草堂相望,图书彝鼎充仞错列,布衣藜杖潇洒出尘 , 虽何大山小山无以过之 。
《青峒峰绝顶》
一日不醉酒,满怀皆龌龊,十日不游山,神气尽萧索 。迩来三月为物役,情思昏昏如抱疾 。吾家阿咸颇解事,平生亦抱山水癖;春风载酒游西山,青峒梧桐缥缈间;青峒去天不盈尺,梧桐亦在浮云端;千盘万盘登其半,洞壑阴阴白日暗;猿猱出没时窥人,山精隔坞遥相唤;岧峣一径披云烟,青冥豁达心怡然;大山小山若培塿,东临旸谷西虞渊;九十春光已零落,三千世界何寥廓;浮生扰扰歧路繁,细如蝼蚁行热盆;羲和驭日过我胯,以手排之返三舍;尔独不见尘埃中,转盼红颜即衰谢;狂歌倾北斗 , 劝汝一杯酒;酒酣日落气如虹 , 拔剑起舞摩苍穹;百年事业徒尔为 , 千寻意气空自雄;人间富与贵 , 仰视浮云同;平生缺陷事 , 安足留心胸;浮邱子 , 洪崖翁,吾将与尔游鸿蒙 。
(衢县志云:又名青铜尖,在县西三十里 。本名大靠山,伪大考山 。上有转轮禅庵,即定光古佛成道处也 。明方应祥徐子卿两先生读书其上,构室数楹,颜曰倚云 。)
《甑山》
一柱干云上,高高不可攀 。孤根拔万壑,倒影蔽千山 。积气虚无外,仙灵杳霭间 。胡庥曾熟否?分我驻红颜 。
《山 行》
峰转溪回一径斜 , 行行不觉入烟霞;小桥隔断人间世,曲涧流来何处花;翠霭似云迷鸟道,犬声如豹护山家;他时也向清溪曲,结个茅庐学种瓜 。
《钱塘怀古》
依然山色碧崔嵬,底事东流去不回;落日松杉钱寝殿,西风禾黍宋池台;海亹练白潮声起,天目云青雨势来;多少眼前兴废迹,一樽临眺独徘徊 。
《吴江闻笛》
吴江秋月白,吴苑暮山青;玉笛来何处,梅花满洞庭 。
《春山采药图》
十里春山隔水斜 , 迢迢石路带瑶沙;步随野鹿寻仙草 , 行逐山蜂见异花;长被白云留竟日,每逢幽处欲为家;如何已入天台路 , 不见林中笑语哗 。
《灵岩寺〉
不识灵岩寺 , 由来即馆娃;可怜采香径,唯有玉钩斜;垂柳一溪影,春风满院花;繁华在何处 , 起手问僧家 。
《题闺秀方怀英《猗香楼稿》》
病容诗骨共稜层,孺慕篇篇意不胜;属对有词皆白雪,思亲无泪不红冰;一抔何处埋金椀,长夜空教对漆灯;借问猗香楼畔月,只今夜夜为谁升 。
《竖 岭》
盘盘鸟道石嵯岈,绝顶峰开境界赊;天上水田三百亩,云中鸡犬十余家;泉飞绝壁分青霭,屐过春山踏野花;父老共惊何处客,争携浊酒话桑麻 。
(衢县志云:在县北七十里 , 由双桥入上下槽,鸟道蚕丛千盘百曲,石壁削立别开胜景 。
《孤 雁》
群飞各为稻粱谋,嗟尔因何独滞留;一点冷依湘浦月,数声哀彻洞庭秋;青霄恨失追鸿鹄,野水空教逐鹭鸥;饮啄自来俱有定,芦花深处且悠悠 。
《空中楼阁 》
自注:唐侍郎徐安贞隐处,在城东五十里
仙人营别馆 , 结构淩丹丘;绝壁一千仞,中天十二楼;凭谁控黄鹤,携我赏清秋;日暮岭云合,徘徊空复愁 。
《仙 岩》
自注:县东二十里,中空,可坐数十人,上有一斗泉,四时不竭
醉把浮邱袖,乘风叩石关;拂云空四壁,坐啸答千山;碧藓层层合,丹房处处闲;仙翁顾我笑,笑我滞人寰 。
《石楼峰》
自注:柯山东八里下墅坂有峰突起,自乾隆初删辟荆榛,始见岩石如楼 。
朝游烂柯山,坐看仙人弈;仙人携我游,冥搜遍岩穴;忽见丈人峰 , 再拜惊奇绝;插天芙蓉青,拔地玛瑙碧;浮云卷复舒,仿佛睹瑶阙;峨峨十二楼,玲珑透明月;云窗四面开,豁达凉风彻;玉女坐其中,双鬟笑相接;高卷水晶帘 , 肌肤照冰雪;可望不可攀,徘徊忘日夕;野人前致词,为予道宿昔;昔年罗荆榛,参天傍突兀;猛兽踞其内,修蛇为窟宅;自从天地开,灵异无人发;迩来纵野烧,崒嵂一朝辟;至今苍苔上,几处壁犹赤;因思大块间,未乏幽奇迹;向非开辟功 , 悲哉长芜没;慷慨为尔歌,山灵遥击节 。
《送家赏侯读书枫山》
禅林碧树远依依,习静人来借一枝;十里滩声供洗耳,满楼山色待吟诗;茶烟日午和云起,竹榻宵分就月移;问字几时重载酒,常教书剑共追随 。
《秋日杂咏》
秋 原
浩荡西风急,平原日以芜;天空衰草阔,木落远村孤;野烧乍明灭,夕阳时有无;萧条从此去,万里未应殊 。
秋 屋
空谷阿谁家,柴门逐水斜;三间红叶里 , 一半白云遮;野径晴飞蝶,疏篱晚吐花;肯投招隐句,同此卧烟霞 。
秋 社
村酒家家熟,相将报岁功;灵旗沾暮雨,败鼓入西风;人倚豆棚醉,日斜桑柘空;归来分得肉,还与细君同 。
秋 寺
爱此禅林好,幽寻到上方;风回三径叶,竹护半庭霜;社散白莲?。乜涨锼梗皇说眉丫? ,吟啸为谁长 。
秋 猎
风高塞草枯 , 杀气满平芜;壮士宛騕褭,将军金仆姑;尘昏三窟破,雕落万人呼;笑指山前石,曾经没羽无 。
秋 戍
嗟尔云中戍,迢迢天一涯;三秋长有雪,终岁总无花;日暮笳声咽 , 风高雁影斜;令严宵不寐,哪有梦还家 。
《石硿寺》
旧说硿山寺,清幽与世偏;蹑云从此日,入梦已多年;石露山容痩,林深鸟语圆;欲寻支许意,来借竹房眠 。
冷碧怜芳草,清阴爱女萝;棋枰敲谷口,樵斧答岩阿;跨涧泉声壮,登楼山色多;唯应从此后,一岁一回过 。
《橘 洲》
峥岭东偏是橘洲 , 木奴旧种满林邱;唯教地入三湘景,岂屑人如千户侯;朱实荧荧霜露晓,澄湖面面水云秋;芳菲最是花时节,如向栴檀国里游 。
《闲居寄郑竹坪同学》
破浪乘风愿已违 , 聊从人外乐栖迟;重门客到琴先觉,深院花开蝶未知;老去蛾眉休巧笑,病来騕褭懒驱驰;高阳酒伴如相问,一枕华胥日影移 。
《有 感》
莺声呖呖怨斜阳,九十春归日正长;梅子压檐开酒瓮,桐花垂露堕书床;苍苔迹冷青绿骑,素壁尘封绿绮囊;翻覆云雨安足问,唯须一枕到羲皇 。
《望青峒峰》
寻常总是密云封,乍以秋清入望浓;丹洞闭时藏蝙蝠,翠微坼处走蛟龙;连天白霭三春雪,泼眼青浮万棵松;书剑几时成独往,一椽高卧碧芙蓉 。
《村 夜》
林梢风急岭猿惊,倚枕空山梦不成;四壁乱蛩灯一点 , 满庭残月漏三更;镜中青鬓年年色,匣里龙泉夜夜声;税驾未知何处好,拟将身世问君平 。
《检旧稿有作》
散发狂歌醉复醒,从教寂寞老愁城;乾坤困我有深意,风雅于人不世情;绝壑幽花无艳色,空山落木自秋声;文章但得舒怀抱 , 璅璅由他季绪评 。
《郭香浦司马枉顾草堂》
未向天边识使星,门前车马为谁停;寻花乍可来幽径,载酒空劳过野亭;鸥鹭不惊如有旧 , 云泥初合已忘形;只今雅道混闲事 , 盼睐谁期眼独青 。
双旌冉冉历穷乡,赢得看山向夕阳;散去仓储周蔀屋,收风风月满奚囊;曾无好竹留佳客 , 幸有梅花对省郎;千里声华空冀北,敢云知己在文章 。
《东 皋》
东皋去岁稻苗枯,南陌今年麦有无;野鸟不知年岁歉,犹从竹里唤提壶 。
《刈麦行》
去年大旱秋无谷,今年差喜二麦熟;春风二月三月时,翩翩翠浪翻平陆;绿穗寒浆苦未凝,家家转磨声咿喔;相将滓汁粝且粗,朝朝暮暮作饘粥;待得青畴稍向黄,已经大半归空腹;熟梅天气雨淋漓,更苦饔飨常不续;带雨收来玉粒圆 , 燃薪炙焙当日暴;陇上犹存一亩余,今朝好趁晴明获;公家宿逋既当输;私门钱债应相促;腰镰获罢荷担归,倾来已是不盈斛;城中贵人那得知 , 犹道黄云堆满屋 。
《仙源杂兴》
云满香台花满蹊,重来逋客也须迷;深山四月春犹在,古木千章鸟任栖;樽酒又倾今夜月,垣衣已蚀去年题;老僧旧识烟霞癖,洒扫闲房近碧溪 。
清磬敲残起夕阴 , 崇峦四面夜沉沉;溪声不碍幽人梦,月色偏留野客吟;高树鹤归残露滴,上方僧定白云深;漫嫌达曙津津语,为有钟期惬素心(谓徐采潮) 。
麋鹿相依了自安,郁蒸天气绿荫团;雨中山色常无定,竹里泉声分外寒;满地野花香腊屐,无人空谷遇幽兰;深深不尽仙源路,几度追雪兴未阑 。
高卧空山冷俗缘,个中清况向谁传;竹炉新试仙人掌,香积频参玉版禅;万顷白云迷午梦,千溪流水入冰弦;只愁他日归城市,回首烟霞一惘然 。
《酒熟招家赏侯徐采朝》
酿得梨花历九秋 , 糟床此日喜新篘;无边春色浮天外 , 不断泉声落瓮头;荷锸聊为十日饮 , 狂歌浇尽百年愁;高阳旧侣能来否,从我醉乡汗漫游 。
《观音粉 》
辛未大饥,民采土中白腻者煮食,及穴深土陷,摧压无数
萁蕨全空势难支,何来腻粉足充饥;!彼苍不念群生蹙,后土偏垂阿母慈;片片劚来莹似玉,家家澄出白于脂;总缘救得人间苦 , 众口齐声诵大悲 。
凿透层峦地轴虚,崩颓时复毙孱躯;一夫枕锸已长逝,八口倚门尚待哺;狐兔感深悲陌路,沟渠日落唤鸢乌;凭谁远载监门笔,却为穷黎绘作图 。
《登石梁最高顶》
跼蹐攀危梯,缥缈乘飞桥;鼇脊一何痩,千尺横丹霄;行云若奔澜,松声回暮朝;似接银河渚,孰云天阙遥;羲和鞭日驭,倥偬过山椒;西辕不可挽,东流讵可要;所以观棋人,千年如一朝 。
《和翟晴江改馒头山为矾头山纪事之作》
刘郎不敢题糕字,每笑诗豪太拘忌;放翁浪作包子诗,宋人滥觞良可嗤;此物虽经见古赋 。究以鄙猥不足数;庠序由来风雅凭,如何却袭缩葱称;易以矾头何尔雅,复有新诗为舒写;矾头之目出丹青,嘉名肇锡欢山灵;嗟尔块然匪有异,顿觉山容增妩媚;乃知名者实之宾,厥宾不善污其真;我闻贤士慎栖集,里名圣母曾不入 。
《翟广文招饮横霞坪纳凉》
深林密不漏朝曛,蝇蚋无踪绝垢氛;好会喜无热客与,新凉得就冷官分;一方软绿承冰簟,四面顽青锻火云;生怕趋炎当落日,衔杯直拟到钟闻 。
《九日送费丰山赴常州筠浦郡署》
隼旟熊轼驻城隈 , 盛事喧传及草莱;五马迎亲驰驿至 , 双鱼遗我别章来;却怜把臂登高节,转作离群送远杯;篱菊似知欣戚意,丰含冷蕊半含开 。
《六十自寿》
少壮优游得几时,陡然霜雪上须眉;蹉跎总为烟霞误,贫贱空令世俗嗤;水面红英流欲尽,梢头青子熟偏迟;漫嗟绕屋蓬蒿满,一榻琴书且自怡 。
寻春羞与少年群 , 竹里衡门闭夕曛;无为读书人窃笑 , 有方却老日长醺;诗盟可但时相接 , 世事都将付不闻;聊向桑榆收晚景,江天鱼鸟共殷勤 。
《陆舫落成 》
承尘曲覆短楹撑,两畔疎棂照眼明;静里更无流水闹,坐来宛似碧溪行;云山远近当虚槛,花木东西媚晚晴;却忆去年偕胜侣,春风载酒瀫江平 。
几杖琴樽署两旁,呼儿扫地自焚香;多书多画难方米,非屋非舟颇侣张;老矣江湖情漫切,悠哉云水梦偏长;卧游聊此偿清愿,把酒哦诗送夕阳 。
《次韵费筠浦喜雨》
三旬无雨苦炎蒸,日见街头米价增;一夜翻盆苏槁秸,群黎加额荷休徵;,遥看飞驭犹淋鬣,谁谓分龙便隔塍;溪涧可怜俱久涸,新流今喜浪花腾 。
《钱塘早秋》
曾经几度木兰舟 , 荡桨西湖作浪游;清磬一声烟寺晚,征鸿数点水云秋;风悲野岸芙蓉老 , 月冷空阶蟋蟀愁;芳草萋萋看又歇 , 王孙归去莫夷犹 。
《管家村》
物外村居好,林边石路斜;翠屏当户户,流水自家家;屋瓦唯宜竹 , 园蔬半是花;怡然同妇子,黄发老烟霞 。
《中秋前一日陆舫小集》
莫问中秋后与前,但逢明月便陶然;楼头望去心犹歉,海上飞来魄已圆;委地似流银汉水,凭阑如泛剡溪船;来宵晴雨谁能定,愿假诗人一夜缘 。
《白云庵访赵清献墨迹次原韵》
高山绝顶梵王家 , 贾勇先登尚可夸;古墨生香披旧迹,青莲不染挹清华;嵌空石势狮头怒,壁立山痕鸟道斜;此地逃禅人不到,红尘长有白云遮 。
《徐采朝王其秀过邀出游归途有感》
老去游春似可休,共言人老更须游;虚蒙柳叶垂青眼 , 最恨梨花易白头;九十韶华强半去,百年光景几多留;却怜家仲淹床席,扶杖追随可得不 。
《盈川城隍庙》
盈川旧邑草芊芊,古庙衣冠尚俨然 。一代盛名传四杰,三衢遗爱独千年 。讼庭野雀争斜日 , 官渡飞凫入暝烟 。人地只今俱寂寞,不堪惆怅水云边 。
《赠光岩寺月闲》
静闭禅关对万峰,逢迎不过虎溪东 。谈玄久欲依支遁,结社还应仗远公 。梅子熟来香味好,昙花落处色声空 。蒲团相对清阴里 , 但觉浮生数转篷 。
《同人游明果寺》
寻幽情不尽,访古人重峦 。藓碣凭刳认,荒坟欲拜难 。山空泉易响 , 秋老树知寒 。尤胜匡庐社,陶眉不用攒 。
《和日迟亭坐酌望一线天》
洞中天半规,岩上天一线 。西山落日平,东岭微阳见 。孤亭揽众妙 , 清风落花片 。拂石间云开,班坐绿茵荐 。枣核不可得,白发谁能变 。颓颜倚酒红,怀哉此游宴 。
《赠石室山人吴岂潜》
嗟君乏常产,赋性复狷介 。不便造孽钱,只写青山卖 。妙墨本无价,雅意任隆杀 。常将有形诗,易我无形画 。近复写我真,非唯神似最 , 曲传怀抱情,雅比粗豪态 。截取溪上山,移置草堂内,流水何太急 , 白云长自在 。坐对俗情消,卧游魂梦快 。观者日接踵,求者日数辈 。三寸供八口 , 十日画一块,平生不负人,但欠笔墨债 。登惯不知老,日夕尚挥洒 。借问年几何,祗今六旬届 。为人作嫁衣 , 自为常不逮 。愿君还自写,无为俗笔疥 。
(吴岂潜,名发云,乾隆时人,住衢城南,善书画 。)
元戏剧《孙仲章》鉴赏
《勘头巾》全名《河南府张鼎勘头巾》,又名《开封府张鼎勘头巾》,作者一说陆登善 。写河南府六案都孔目张鼎明察秋毫 , 发现和审理贫民王小二被杀冤案的故事 。
第一折和紧接第一折的楔子写这件杀人案的真实经过: 王小二母子二人 , 家中困窘,朝趁暮食,烧地眠,灸地卧,靠财主赐舍度日 。一天他要去刘平远员外家讨要,用砖掷打门前恶犬 , 不料打破尿缸 。刘员外浑家出门相问,王小二谎说恶狗咬了他的腿,他去打狗 , 不慎打破了尿缸 。这时出外索钱的刘员外回来了 , 责怪王小二不该和妇人争斗,并叫众街坊察看王小二双腿 , 没有一只腿被狗咬破 。刘员外将狗比王小二,“恶犬护三村”,言下之意王小二这个平时受他赐舍过日子的人不如这只“不弃主人”的狗 , 还说: “我这富汉打死你这穷汉,则苦了几文钱”。王小二生气地说: “你说这等大话,我大街上撞见你,一无话说 。僻巷里撞见你,我杀了你! ”刘员外浑家抓住话柄,向王小二要一纸百日生死保辜文书 。王小二向刘员外承认“言语差错” ,陪礼道谢,伏低做小,但已迟了 。刘员外浑家和太清巷道士王知观通奸,叫王知观杀害了丈夫,拿回两件信物: 芝麻罗头巾和减银环子,诬赖王小二杀死刘员外 , 拉去见官 。
第二折写王小二一案被判成冤狱的经过 , 新任府尹对此案的怀疑,以及张鼎对冤情的觉察和受命审理此案的情形 。老府尹是个糊涂官,把官司推给令史赵仲先去断 。赵令史接受了刘员外浑家两个银子的贿赂,将王小二屈打成招,下入牢中 。又在牢中挎打王小二,审问杀人信物头巾环子二件藏匿何处,王小二被挎打不过,朦胧中信口报称在萧林城外瘸刘家菜园里井口边石板底下 , 令史命当差张千即日去取 。恰好望京店庄家因入牢打草苫 (shān山、草帘、草垫) 目睹赵令史挎问王小二经过,并把王小二的招供告知在外探听消息的王知观 。王知观把杀人信物放于王小二所供之处,从菜园跳出时 , 虽遇见前来取杀人信物的张千,张千却未在意,王小二杀人遂成铁案 。新任府尹是个清官,皇帝赐有势剑金牌 , 先斩后奏,便宜行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 ,“削除滥官污吏,禁治顽鲁愚民”,刷卷(查卷) 时“观察人情 , 看了王小二不是个杀人的,就中必有暗昧” ; 但王小二被赵令史威慑强逼,没有诉冤,被判一“斩”字推出处死 。六案都孔目张鼎要去进见新府尹 , 王小二向他“叫屈称冤”,张鼎对他的冤屈已有所闻,便命张千暂且留人,准备搭救王小二 。
张鼎是该剧的中心人物,作者让他在王小二冤案经过清官“刷卷”判过“斩”字之后出场,这是颇费匠心的 。他在第二折中间一出场 , 作者便着重表现他的清廉正直、无私无畏 。新府尹一见他的面便说道: “下官一路上来听的人说,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罗 (矫绝,与众不同) ,却与百姓每水米无交 。”他的佥押文卷,件件明白,毫无弊端,府尹发落完他的文卷后对他说: “张鼎,我听得你替俺官府每办事的当,又各处攒造文书,一年光景,好生驱驰,与你一个月假限,休来衙门里画卯 , 赏你一腔羊,十瓶酒,还家歇息去 。”于此可见新府尹关于他的所闻和所见是一致的,他确是个名符其实的清廉官吏 。
张鼎乍到新府尹堂下时,听到一人高声叫屈,便根据自己为吏的经验判断此人可能是屈打成招被判死罪 。再一看“正厅上坐着个撇撇问事官人 , 阶直下排两行恶狠狠行刑汉子 , 书案边立着个响珰珰责状曹司,为甚事咬牙切齿,吓的犯罪人面如土色,见相公判个斩字,慌向前来取台旨 , 便待要血泪里横尸”。此人便是王小二 。张鼎对王小二冤情已有所闻 , 今见此情此景,再加上王小二叫屈喊冤,他出于一种与民无私的正直之心,答应相救 。但他也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一面,对王小二说: “我这一过去,你救的,休欢喜 。救不的你,休烦恼”。他办完公事,谢过府尹 , 走出门来,手下人张千问他王小二之事如何,他又二次转回,向府尹说道: “大人,张鼎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 , 称冤叫屈,知道的说那厮怕死 。不知道的则说大人新理任三日 , 敢错问了事么? ”新府尹说明这桩事该赵令史管 。张鼎便向赵令史借那文卷看 。赵令史心中有鬼,讽刺张鼎不干己事,多管闲事 。他说: “我是六案都孔目 , 也合教我看这宗文卷”。赵令史只好教他观看 。张鼎看后指出这文书 “上面都是窟笼,又无招状,无赃仗” ,“不中使”。赵令史说“头巾环子便是赃仗”。张鼎说: “既有赃仗 , 可怎生前官手里不结绝? ”府尹答说: “因为近日方才追的那头巾环子回来”。张鼎又得知头巾环子放在萧林城外瘸刘家菜园里井口傍边石板底下压着 , 而这桩官司已打够半年了 。他又从取头巾环子的张千口中得知那井是打水浇畦的井,而头巾环子落在地上尚且染有尘土,放置井中半年却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经过一春雨 , “减银上因何不见生涩”?“黑真真不动个文字”?又看了原告刘员外浑家一面 , 认为此妇“晴天开水路,无事设曹司” ,“不是个良人” ,断定此中 “有暗昧跷蹊事”,禀告府尹“大人再寻思”。他当着令吏面责问“令史 , 你敢受他私来”?告诫令史: “苞苴是穷民血”,“俸禄是瘦民脂” , “咱则合分解民冤枉,怎下的将平人去刀下死” ,“怎那街市上闲人厮讥刺,见放着豹子,豹子的令史,则被你这探爪儿的颓人将我来带累死! ”他指斥赵令史“葫芦提” ; 赵令史当面诬告他责怪府尹是“葫芦提” ,府尹一气之下,限张鼎三日,若能问成此案,自已的俸钱与张鼎充赏;若问不成此案,决不轻饶 。
【376 三衢诗歌·陈圣泽】 张鼎惹了这场“闲是非”,心想清廉正直“倒不如懵懂愚痴” ,现在为别人“受怕耽惊” 、“废寝忘食” 、“蹙损双眉”。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自己身临牢内,“审问虚实 , 端详就里 。” 他既不对王小二“八棒十枷”施刑,也不“万死千生”地挎打 , 而是要他“从实说来”,不得有“半句儿差池”。在审问过程中,张鼎抓住头巾环子作为突破口 (因为前边他已发现头巾环子的破绽),追问当时在场的张千,王小二在牢中向赵令史胡诌这两件信物放置井边石板底下时何人在场?张千从张鼎 “买草苫一苫问事厅房顶” 一语中受到启发,想起卖草的庄家曾在牢中打草苫 。张鼎一听 , 满腹的忧愁霎时间化作 “虚飘飘喜”,他为防止张千胡乱拉一平人应付,先让张千描绘了一番卖草人的高与矮、瘦共肥、家庭住址及眼眉口鼻; 张千拿来卖草人后,不让祗候拥推、监押,让他“立”而不让“跪”,亲切地称他“孩甥” ,答应说出实情后 “买与你个合酪吃”,还和卖草的拉上儿舅关系 。卖草的经过张鼎的启发,回忆起自已出牢后碰见一个“牛鼻子(道士)”,并把狱中王小二供词说给了这个“牛鼻子”。张千也回忆说自已取头巾时碰见了这个“牛鼻子” 。张鼎据此判定: “这桩事都在刘员外的浑家身上” , “那婆娘颜色有谁及,他莫不共先生平日有些不怜俐 , 只他两个同谋设计,我十猜八九是真实 。”张鼎审案方式因人而异 , 他对王小二、卖草人及张千是启发锈导,让他们仔细认真的回忆; 而对刘员外浑家这种奸狡的 *** , 则是软硬兼施,真假并用 。他先用诈和哄的办法 , 以王小二的口气,说明刘员外为奸夫所杀,奸夫“不是俗人,是个先生” , 这个“先生”也被“拿将来了” ; 又以亲切的口吻假称要为她“逐脱了这桩事”。刘员外浑家信以为真,招认奸夫是个“先生” , 招认给与赵外郎(令史)两个银子的贿赂,答应给张鼎五个银子相谢;张鼎接着又让卖草的庄家带上囚帽囚枷 , 打扮成奸夫王知观的样子,张鼎当着 *** 的面审问“奸夫” , 但只要“奸夫” 以点头或摇头表示问得是与不是,而不要“奸夫”开口说话 。审问中刘员外浑家急不可耐的插话暴露了通奸的所有细节 。张鼎在案情落实的情况下命张千拿来王知观,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要他招供 。王知观无法抵赖 , 又怕吃打,只得招认 。对王知观这一审问方式又别于刘员外浑家 。张鼎审案这一折戏写得十分出色 , 把张鼎的机警灵活表现得活灵活现 。张鼎主动兜揽下这桩冤案审理,正如他对府尹所说: “也只为人命事关天,因此上不厌细穷研 。一个漏网的何侥幸 , 一个无辜的实可怜 。我可也非专,只要他一点真情见,端的个无偏 , 恰便似一轮明镜悬”。对他审理结果,“真不真看便知,赏不赏凭尊便 。”只审清了此案,还不能算完,张鼎又以这桩冤案为例 , 指斥赵令史“弄威权,待积趱家缘,广置庄田 , 盛买丝绵,因此上葫芦提逞机变 , 强打挣做质辨,护奸贼坏良善 , 臭名儿怎揩免”。赵令史推卸罪责,张鼎用赃证堵住了他的嘴 。府尹要赏他审案之功,他说自已“也只要全大人体面 , 方才得公平正直万民传 。”这一次审案之所以能成功,与新府尹的支持分不开 。新府尹最后自我“罚俸三个月,给赏张鼎; 还再具表申奏叙功,加张鼎县令之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