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孩子是上天的馈赠,成长过程中也会伴随很多的烦恼,特别是孩子健康问题,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长虫这个问题都非常头疼,那么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有哪些呢 。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1孩子夜晚磨牙,怎么吃都长不胖 , 脸上和身上突然有白斑 , 反复的肚子疼痛这些都是老一辈人判断长虫的方法,然后并不是全对,那么肚子里长虫怎么判断?下面小熊宝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
不准确的4种判断
孩子明明出现了长虫的信号 , 但一去医院检查,却显示肚子里没有虫 。
列出几个最常见的“传统”判断方法,也是最容易弄错的,家长们可以仔细对比了解一下哦
脸上有白斑,长虫了?
不少妈妈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 孩子脸色长出了淡淡的白斑,不疼不痒 。
有人就会说这就是肚子里“长虫”了的表现 。
但其实这些白斑和长虫基本上么有关系,它有一个难念的名字叫做“白色糠疹” , 常见于3~16岁的孩子 。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导致白色糠疹的常见原因有几种:
脾虚斑:长期脾虚导致,脸部肤色不均,一块白白的;
白癜风:表面光滑,没有皮屑,白斑中间有少量非白色部分;
睡觉磨牙,有蛔虫了?
有一句老话“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
老话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蛔虫寄生到孩子小肠内,引起肚疼、消化不良,孩子失眠烦躁不安就容易磨牙了 。
但并不意味着孩子一磨牙就一定是长虫导致的 。
更有可能是:
换牙期的孩子,牙齿咬合不好;
宝宝处于侧卧,睡眠姿势不对;
白天或睡前情绪太过兴奋或紧张;
宝宝睡前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是吃得过饱 。
都是是会造成磨牙的 。
反复肚子疼,是长虫了吗?
宝宝一旦肚子疼,如果只是偶尔的,大部分家长都会想到孩子是吃坏了肚子 。
但如果是经常性、反复性的,家长就会把这件事往虫子身上靠了 。
肚子疼是孩子常见的症状,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肚子痛,除了长虫 , 还有几个常见的原因:
原发性肠套叠、便秘、肠系淋巴结肿大、消化不良等等 。
指甲上有白点,长虫导致的?
有些孩子的指甲上会出现白点,这也被当成是孩子肚里长虫的一种判断依据 。
但其实白点往往是由于微小的外伤引起的 。
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证明孩子指甲上的白点与寄生虫的联系 。
另外,指甲上有白点点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其实也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
肚子里长虫怎么判断?
说了那么那么多 , 不是太准确段判断犯方法,自然也不能放过有效的办法了~
2岁以下的孩子,身体发育各方面都还不完善 , 对驱虫药的副作用无法抵抗 , 因此是不建议2岁以下的宝宝驱虫的 。
宝宝长大后,接触外界的机会越多,也越容易增加长寄生虫的几率 。
1、孩子经常说肚子痛,痛一会儿又不痛了 , 反反复复,且疼痛部位在肚脐周围 。
2、孩子睡觉出现磨牙,还伴随流口水 。
3、孩子吃的很多,但个头和体重都不长 。
4、孩子食欲突然下降,或者严重挑食 。
5、孩子经常挠肛门附近,说屁股痒 。
6、部分宝宝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生米、土块、墙灰等 。
如果孩子出现2种及以上的症状(不要单一的看),说明宝宝很有可能长虫了 。
当怀疑孩子有寄生虫时,不要随意给孩子用药 , 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
化验大便,是最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 。
可以弄清体内到底有没有寄生虫,是哪种寄生虫,这样才能根据结果,医生会建议是否需要用药 。
以上就是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 , 肚子里长虫怎么判断,请大家继续关注 。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2孩子肚子里长虫有什么表现
腹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 。一般是脐周出现阵发性疼痛,用手揉后,疼痛会缓解 。这是因为寄生在肠道里的灰尘刺激肠粘膜,促使肠蠕动,而出现脐孔周围腹部隐痛或阵痛 。
消化道功能紊乱
成虫定居在肠道内 , 由于虫体本身对肠道的机械刺激以及它所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食欲不好、腹泻等 。还可影响孩子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面黄形瘦、贫血等症,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 。
蛔虫性脑病
幼儿多见 。蛔虫的某些分泌物可作用于神经系统 , 引起头痛、失眠、智力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甚至昏迷 。经驱蛔虫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 。
过敏反应
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引起宿主肺、皮肤、结膜和肠粘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腹泻等 。
如何给宝宝驱虫
宝宝体内的寄生虫除了蛔虫,还有可能有蛲虫等寄生虫,通常情况下 , 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吃驱虫药了 , 常见用药一般为肠虫清(阿苯达唑),晚上饭后服用,注意事项请遵医嘱或参考用药说明 。在很多成人的儿时记忆里,吃的最多的驱蛔虫药就是宝塔糖(磷酸哌嗪)了,但是此种药物对儿童具潜在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而且宝塔糖只是单纯驱蛔虫 。肠虫清为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 , 临床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 。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 。
小孩吃什么打蛔虫药效果好
阿苯达唑(肠虫清)
一年一般两次 。一次吃两粒,连续吃四天,晚上饭后吃 。
甲苯咪唑(安乐士)
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蛲虫、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粪类圆线虫和绦虫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 。
蛲虫?。旱ゼ?片 。此病易再感染,最好在用药2周和4周后分别重复用药1次 。蛔虫病、鞭虫病、十二指肠钩虫病及混合感染:每日2次,每次1片,连服3日 。
左旋咪唑(驱钩蛔)
是一种广谱驱肠虫药 , 主要用于驱蛔虫及勾虫 。本品可提高病人对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
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2-3mg 驱勾虫:每日100-200mg , 饭后1小时顿服,连服2-3日 。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
枸橼酸哌嗪具有麻痹蛔虫肌肉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哌嗪在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抗胆碱作用,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虫体肌肉麻痹而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粪便排出 。临床用于肠蛔虫病及蛔虫所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病绞痛的缓解期,此外亦可用于驱除蛲虫 。
驱蛔虫 3g~4g/日,睡前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2~3日 。儿童,每日0.1g~0.16g/kg(每日剂量不得超过3g),睡前顿服 , 连用2日 。
驱蛲虫 1g~1.2/次,2次/日,连服7~10日 。儿童,每次30mg/kg,2次/日(剂量不得超过2g/日),连服7~10日 。
复方鹧鸪菜散
主要原料是鹧鸪菜、盐酸左旋咪唑 。主要作用是驱虫消积,用于小儿蛔虫病 。用法用量是散剂,口服,早晨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或糖水调服 。1周岁每次服1包(每包0.3克) , 2~3岁每次1.5包,4~6岁每次2包,7~8岁每次3包 , 10~14岁每次4包,14岁以上者每次5包,均每日1次 , 连服3日或遵医嘱 。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 。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 。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 。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 。
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
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 。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
【孩子是否长虫的判断方法】
推荐阅读
- 真空胎突然没气了是否因为长期未使用
- 带孩子出去旅行都要准备些什么必需品
- 如何判断奔驰 264 发动机是否正常工作?
- 带孩子去日本旅行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去日本必买的小孩的东西有哪些东西
-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
- 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教育才对
- 为什么小孩子出生是握拳的,新生儿拳头为什么老是握着?
- 对熊孩子无奈的句子
- 怎样判断旧车置换新车的方案是否合理?
- 如何判断霸王龙车价格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