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人,霸占互联网的三分天下
熊晓鸽经典语录
熊晓鸽,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1993年 , 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目前在中国管理着25亿美元以上的创投资金,成为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 。“赢在中国”栏目策划人和连续三年评委 。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湖南大学外语系学士 。
1、中国有句俗话,驴多乱叫马多乱跳人多乱套 。我过去一直说,中国金融服务跟美国相比,美国人才太多了,人多成灾 。而且他们很聪明,大家都在那里竞争,就都去创新,创新过度就泛滥成灾了 。而我们中国这样的人才又太少 。
2、可是中国需要管理的现金却比美国不知道多多少倍,怎么来管理这些钱,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希望海外从事金融业的华人回国工作,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 中国才是金融服务的天堂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3、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 。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 。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 , 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 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罩虚中国机会》博文
4、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 。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 。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 。
5、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 , 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 。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 , 还有梦想和激情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6、如只想挣钱 , 风险投资宁愿投资电影公司,也不会投资单部电影 。原因很简单,一锤子买卖 , 风险太大 。而我认为 , 对一个成长潜力无限的产业和市场而言,一定要敢于“走险”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7、在微博上“潜水”的阎焱昨晚问我,最近几周怎么不见你发微博了?我回答:太忙 。今晨闲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段话令人深思,原文摘录与众共享:“在哲学的观点上看来,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 。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8、中国现在有一个让全世界嫉妒的事情,就是很有钱,民间也有很多钱 , 国家也有很多钱,这个钱怎样高效率的使用起来 。举个例子,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 , 如果我们有一个基金可以在国外投,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抄国外公司的底,而是就买腾讯买百度的股票 , 收益一定会很好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聪明人不少,但是很多制度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 。--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9、信心爆棚 , 这是目前我最大的担心 。因为钱多物伍燃了,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如果要我和同行说点什么,我觉得市场冷的时候,你永远不要丧失激情以及对市场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最好投资的机会 。市场冷的时候,你的心必须热;而市场热的时候 , 你必须要冷静地看待机会 。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美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态度决定一切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VC或者pE的投资管理人,要永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很正常的很健康的很理性的心态 。--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
10、我觉得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摸索出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同时把国内国外学到的东西,找到很能干的人让它变为现实 , 实现梦想,我觉得这是中国市场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
熊晓鸽励志语录推荐
1、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 , 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 。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还有橘桥梦想和激情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2、如只想挣钱 , 风险投资宁愿投资电影公司,也不会投资单部电影 。原因很简单,一锤子买卖 , 风险太大 。而我认为,对一个成长潜力无限的产业和市场而言,一定要敢于走险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3、在微博上潜水的阎焱昨晚问我,最近几周怎么不见你发微博了?我回答:太忙 。今晨闲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 , 一段话令人深思,原文摘录与众共享:在哲学的观点上看来,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 。智慧的人绝不劳碌 , 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4、中国现在有一个让全世界嫉妒的事情,就是很有钱,民间也有很多钱,国家也有很多钱 , 这个钱怎样高效率的使用起来 。举个例子,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个基金可以在国外投 , 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抄国外公司的底,而是就买腾讯、买百度的股票,收益一定会很好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聪明人不少,但是很多制度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 。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5、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 。这里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 。因为有太多的机会,而且国内的证券市场 , 包括国外的证券市场,都非常看好中国公司 。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 , 国外资本投资市场对中国的企业都非常看好 。我们IDG今天之所以有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很重要一点还是取决于整个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对一些大的技术方向 , 像互联网,我们未来还会继续关注 。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这些也都会是未来我们要关注的方向 。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6、信心爆棚,这是目前我最大的担心 。因为钱多了 , 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如果要我和同行说点什么,我觉得市场冷的时候,你永远不要丧失激情以及对市场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最好投资的机会 。市场冷的时候,你的心必须热而市场热的时候,你必须要冷静地看待机会 。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美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态度决定一切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VC或者pE的投资管理人,要永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很正常的、很健康的、很理性的心态 。摘自熊晓鸽在20xx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7、我觉得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摸索出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同时把国内、国外学到的东西,找到很能干的人让它变为现实,实现梦想,我觉得这是中国市场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摘自熊晓鸽在20xx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8、中国有句俗话,驴多乱叫、马多乱跳、人多乱套 。我过去一直说,中国金融服务跟美国相比,美国人才太多了 , 人多成灾 。而且他们很聪明,大家都在那里竞争,就都去创新,创新过度就泛滥成灾了 。而我们中国这样的人才又太少 。经典励志语录
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统计,美国高级的金融界管理的人才,能够做投资的有120多万,而中国拼拼凑凑勉强可以够得上同样水平的不到7万,能够作VC/pE基金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
可是中国需要管理的现金却比美国不知道多多少倍,怎么来管理这些钱,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 , 希望海外从事金融业的华人回国工作,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才是金融服务的天堂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9、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 。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 。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 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10、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 。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 。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 。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经典语录
1、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 , 一定要亲自试水 , 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 。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 , 还有梦想和激情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2、如只想挣钱,风险投资宁愿投资电影公司,也不会投资单部电影 。原因很简单,一锤子买卖,风险太大 。而我认为,对一个成长潜力无限的产业和市场而言,一定要敢于“走险”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3、在微博上“潜水”的阎焱昨晚问我,最近几周怎么不见你发微博了?我回答:太忙 。今晨闲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段话令人深思,原文摘录与众共享:“在哲学的观点上看来 , 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 。智慧的人绝不劳碌 , 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4、中国现在有一个让全世界嫉妒的事情,就是很有钱 , 民间也有很多钱 , 国家也有很多钱,这个钱怎样高效率的使用起来 。(经典语录 )举个例子,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个基金可以在国外投 , 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抄国外公司的底,而是就买腾讯、买百度的股票,收益一定会很好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聪明人不少 , 但是很多制度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 。——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5、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 。这里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天堂 , 也是投资者的天堂 。因为有太多的机会,而且国内的证券市场,包括国外的证券市场,都非常看好中国公司 。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国外资本投资市场对中国的企业都非常看好 。我们IDG今天之所以有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很重要一点还是取决于整个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对一些大的技术方向,像互联网 , 我们未来还会继续关注 。移动互联网 , 数字媒体 , 这些也都会是未来我们要关注的方向 。——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6、信心爆棚,这是目前我最大的担心 。因为钱多了,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如果要我和同行说点什么,我觉得市场冷的时候,你永远不要丧失激情以及对市场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最好投资的机会 。市场冷的时候,你的心必须热;而市场热的时候 , 你必须要冷静地看待机会 。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美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态度决定一切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VC或者pE的投资管理人,要永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很正常的、很健康的、很理性的心态 。——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7、我觉得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摸索出中国市场上的需求 , 同时把国内、国外学到的东西 , 找到很能干的人让它变为现实 , 实现梦想,我觉得这是中国市场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8、中国有句俗话,驴多乱叫、马多乱跳、人多乱套 。我过去一直说,中国金融服务跟美国相比,美国人才太多了,人多成灾 。而且他们很聪明,大家都在那里竞争,就都去创新,创新过度就泛滥成灾了 。而我们中国这样的人才又太少 。
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统计,美国高级的金融界管理的人才,能够做投资的有120多万,而中国拼拼凑凑勉强可以够得上同样水平的不到7万,能够作VC/pE基金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
可是中国需要管理的现金却比美国不知道多多少倍 , 怎么来管理这些钱,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希望海外从事金融业的华人回国工作,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才是金融服务的天堂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9、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 。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 。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 。——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10、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 。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 。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 。——摘自中国经营网
熊培云经典语录
1.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 , 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 , 要么去赚点钱 。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自由在高处》
2.端正不了一个人的思想,就试着端正这个人的姿势,这同样是一种暴力 。《自由在高处》
3.关乎心灵的东西,往往是向善的;导致人走向罪恶的,往往是人的理性抉择,是计算 。《自由在高处》
4.广场上 , 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 但如果你站的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 就会发现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毫无意义 。《自由在高处》
5.过多的信息摄入或者过度的信息依赖让我的人生不自由 。《自由在高处》
6.可叹如今的家乡,村子挪了地方,桑树死了,乌鸦也不见了,所有童年的记忆,仿佛都被抹平了 。余下的岁月,我只能是从异乡到异乡 。《西风东土》
7.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 却总是那样似曾相识 。《自由在高处》
8.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更加高远的未来,无论生活经历多少波折 , 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亘古如新 。《国家与玫瑰》
9.没有对历史宽厚的接纳和对前人智慧劳动的尊重 , 忽视人类生活在文化与记忆之中,忽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高贵怀想,那么现代化就会掏空意义,沦落为一种庸俗的拜物教 。《思想国》
10.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 , 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 。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自由在高处》
11.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 , 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 。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自由在高处》
12.你深爱一个人,不忍舍弃,不是因为他独一无二,而是因为你的爱才让他变得独一无二的 。《自由在高处》
13.偶尔走失,从未离开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自由在高处》
14.人类既会毁于对过去的彻底遗忘 , 也会死于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 。《自由在高处》
15.人们渴望像沙滩一样自由自在,如果沙滩不被压迫的面貌符合人的本性,那么就应该掀翻沙滩上的铺路石 , 以争取不被束缚的自由 。《自由在高处》
16.人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自由在高处》
17.人应该为时间耕耘,而非为空间疲于奔命;一个人无论占有多少疆土 , 如果不能在时间上做自己的主人,其所拥有的仍不过是贫困一生 。《自由在高处》
18.任何诗歌之美都不是用圆规与坐标计算出来的,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 。《自由在高处》
19.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退一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 。《自由在高处》
20.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回首前尘往事,你走你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 。《自由在高处》
21.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都要做不愿意的事 。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自由在高处》
22.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的扶持 。《自由在高处》
23.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自由在高处》
24.我不要天堂 , 我只要底线 。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自由在高处》
25.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行善,是受着自己良心的驱使去做的 。行善不仅让我们参与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 而且帮我们守住内心的世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感激呢?《这个社会会好吗》
26.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征服故我在 。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自由在高处》
27.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自由在高处》
28.我知道,如果失去了手中的笔,我将惶惶不可终日;如果失去了自由思想的权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自由在高处》
29.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思想国》
30.一个人的完整权利,至少应该来自两方面的自治,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 , 而身体自由同样包括行动自由与审美自由 。《自由在高处》
31.有人说 , 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 , 胡适是水 。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 , 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 。《自由在高处》
32.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独立思考者,另一种是想当然的附和者 。前者为精英,后者为大众人,区别不在于禀赋,而在于对人生和周遭事物的态度 。《重新发现社会》
33.只要你站得足够高,就会发现,大地是星空的一部分 。《思想国》
湖南人,霸占互联网的三分天下(1)2021年3月23日,百度成功登陆港交所,此次发行价252港元,开盘报256.6港元,市值超7200亿港元 。成立于2000年,百度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史的传奇,在PC时代,百度厅亏是绝对的王者 。16年前,百度凭借着“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的光环,创造了美股IPO神话;如今,百度以“AI第一股”的身份回港上市 , 港股首次聚齐BAT 。
IDG资本熊晓鸽【视频】
二慧携次上市之际 , 百度的早期投资人、IDG资本创始兼董事长熊晓鸽感叹:“从2005年到现在,百度这16年走得不容易 。”
而百度是IDG资本早期生涯的经典投资案例之一 。与此同时,IDG还参与了爱奇艺、小度和昆仑芯片这3家百度系公司的分拆,一路相伴20年 。
熊晓鸽在1993年把风险投资引入中国,先后投资了腾讯、百度、搜狐、搜房、汉庭、如家、宜信、小米、携程、奇虎360、传奇影业、暴风 科技 、乌镇、古北水镇、美图等等,TMT是最核心的投资板块 。而沈南鹏在2005年创立红杉中国 , 以VC投资为主;张磊则在2005年创立高瓴资本,是PE一哥 。
3位创始人都是顶级的投资人,各家媒体纷纷争论 , 谁才是行业NO. 1?
熊晓鸽考入湖南大学时正值1977年恢复高考 。彼时 , 10岁的沈南鹏已是班级里公认的数学学霸,而张磊年仅5岁 。
1985年,学霸沈南鹏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 。彼时,毕业后的熊晓鸽已当了4年英语老师,并考入中国 社会 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又奔赴海外留学;而青春期的学渣张磊由于差了1分,没有考上中学 。
1989年,已经高二的学渣张磊终于觉悟,开始奋发读书;同年沈南鹏交大毕业,后前往耶鲁大学攻读硕士 。1990年,18岁的张磊以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在五矿工作5年后,张磊也前往耶鲁大学攻读硕士 。
熊晓鸽毕业于湖南大学,而后在波士顿留学,潇洒浪漫 , 是一名理想主义者 。而张磊毕业于人大,从学渣逆袭为河南的文科状元,后留学耶鲁 , 很小的时候就有摆摊赚钱的经历 。沈南鹏则是个“平平无奇的数学小天才” , 从哥伦比亚数学系转学到耶鲁大学改读MBA,却谦虚温和发表励志名言:“中国人在很多时候,会把熟练误当作是天才 。”
3位投资人同归殊途,性格各异,风格千秋 。
1991年,熊晓鸽加入了IDG 。1993年,美国IDG创始人麦戈文相信这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可以开拓一片天地 , 于是给了他2000万:“去投资吧 , 没有回报没关系,不急,路是对的 , 人是对的 , 我们慢慢做 。”在麦戈文的支持下,熊晓鸽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
《艾问人物》(iask-media 。Com)认为,虽然“中国风投”在早期并不被外界看好,但 社会 趋势是洪流 。中国的PC时代 , IDG资本凭一己之力开拓荒蛮之地 , 几乎投出了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除了“PC王者”百度 , 还有腾讯、搜狐、小米、美图等项目,现如今绝大多数明星互联网企业背后 , 都有IDG资本的影子 。
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曾说:“在中国,IDG资本过去的20多年,就是灯塔 , 就是标杆 。”
灯塔引领创投圈的红海之年 。2005年,国外顶级投资机构集体入华 , 业内称之为“狼来了” 。来的还有张磊创建的高瓴资本,以及沈南鹏和红杉全球共同创立的红杉中国 。
浪子回头的张磊后生可畏,半路出家的沈南鹏年轻有为,国外顶级投资机构更是遍地开花,中国创投圈正式跨入2.0时代 。
懂行的都知道,沈南鹏主要是赛道投资,比如同时持股美团与饿了么,抖音与快手;张磊以价值投资为主,只要企业满足价值投资要求,不管时间周期多长张磊都会投资,比如3亿美元重金投资京东,花费百亿私有化百丽鞋业等等 。
而熊晓鸽在新趋势下的投资则 , 主要看人 。
虽然“谈感情伤钱”,但熊晓鸽认为不是的:“我觉得情怀和商业是不矛盾的 。只是在评估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对市场、对产品做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
相比较审时度势和股盘技巧,潇洒浪漫的“情怀者”熊晓鸽 , 本就与理性现实的“哲学家”张磊扮碧神不在一个回路 。张磊笃信逻辑分析下的三把火、三哲学、七公式,而情怀色彩下的IDG投资团队更善于抓住被投企业衍生出的更多机遇 。
1995年底,张朝阳打算从美国回国,在临行前的朋友聚会上 , 熊晓鸽含泪为他唱了一首《送战友》 。1998年,在搜狐最缺钱的时候 , IDG资本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资本向搜狐投资220万美元 。
2000年,OICQ遭遇资金瓶颈,即便马化腾化身女装大佬在线陪聊也难以挽救颓势 , 甚至几次三番想卖掉,直到手握大量美钞的熊晓鸽“神降临”,才久旱逢甘露 。
已经完成第一轮融资的百度正处于“断奶期”,李彦宏焦灼地寻找A轮融资 。在明确了“百度要做超越Google中国的世界第一中文搜索引擎”后,接下来20年时间,IDG都一路相伴 。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对连续创业者季琦的支持上 。从1999年到2005年,季琦分别参与创办了携程网、如家、汉庭,均获得了IDG资本的大力支持,且都是在种子轮或天使轮进入 。2008年金融危机,IDG资本更是力挺季琦并追加投资 。后来季琦用雪中送炭来形容这种支持 。
熊晓鸽看人的眼光确实不错,手握大鬼、小鬼,清一色的王牌 。IDG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只基金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的,回报率超过40% , 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 , 回报达到10多亿美元 。
然而,尽管BAT擒住了两家,但IDG资本毕竟错失了分量最重的阿里巴巴 。
熊晓鸽的“看人法则”是存在固定弊端的 。从投资过的案例不难发现,IDG资本喜好那些连续创业者、有过海外名校背景或者曾经在成功企业担任过高管的创业者 , 尤其偏好那些有成功经历的连续创业者 。而以上貌似正确的教条,马云偏偏一条都不具备 。
马云身上的草根气质和奇诡脑洞,与美式“精英”的惯性思维互不兼容 。这之后,IDG资本又同样轻视了“中关村屌丝”刘强东 。
以2010年为分水岭,近10年以来高瓴资本崛起,中国创投圈缓缓进入3.0时代 。而本该冠名“创投圈教父”的熊晓鸽却越来越低调 。
谈及“阿里之憾”,熊晓鸽很坦然:“我一直在说,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遗憾的行业 。”但他也坚信,投资永远有机会:“我刚入行的时候,最牛的公司不是微软 , 也不是苹果,而是摩托罗拉 。”
熊晓鸽对暴风 科技 期待甚高,从2006年10月到2008年底,IDG资本分别以旗下早期基金、成长基金向暴风 科技 投入三轮美元资金 。2015年A股市场,暴风 科技 以37个涨停板 , 数百倍市盈率的标杆作用,掀起了中概股拆VIE回归A股大潮 。
2011年暴风 科技 拆除VIE架构,美元基金退出,IDG资本所管理的人民币基金和谐成长基金进入,在经历2年多的IPO暂停等待后,2015年3月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 。暴风 科技 上市后 , 公司股价最高时达到327.01元/股,一路冲到360亿估值 。
2016年1月 , 好莱坞传奇影业被大连万达集团以35亿美元收购 。好莱坞传奇影业曾创造了蝙蝠侠、超人、绿灯侠、海王、神奇队长、绿箭侠等标志性好莱坞英雄人物 。而这竟然是IDG资本在5年前投资的项目,当时的传奇影业还不到30人,但一年产生票房的收入比中影和上海电影厂加在一起还要多 。IDG低调入场 , 高调出圈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7年初 , “IDG资本收购IDG”上演了一出“子吞母”的传奇品牌传递 。收购完成后,中国泛海成为IDG运营业务的控股股东,控股比例为90%,IDG资本持股10%;IDG资本成为IDG Ventures投资业务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60%,中国泛海持股40% 。一时间,熊晓鸽“反哺”恩师麦戈文横扫八方,IDG资本“鸠占鹊巢”荡平四野 。
羽翼更丰满的熊晓鸽重返纳斯达克 。2017年造车新势力汹汹来袭,相较率先投资的蔚来,小鹏 汽车 更像“亲儿子” 。2017年12月,IDG资本从A轮开始投资小鹏 汽车 ,并后续在B轮、C轮都持续追加投资,持股比例仅低于创始人何小鹏、战略投资方阿里巴巴 , 成为小鹏 汽车 最大的财务投资方 。2020年8月,小鹏 汽车 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截至收盘,小鹏 汽车 股价报收21.22美元 , 市值达150亿美元 。
《艾问人物》(iask-media 。Com)了解到,除此之外,IDG资本还在芯片、半导体版图默默布局18年:从芯原股份、晶晨半导体(Amlogic)、恒玄 科技 ,再到全球领先的通信芯片公司锐迪科(2018年,紫光集团旗下展讯和锐迪科正式完成整合并改名为紫光展锐);熊晓鸽更是凭着情怀与兴趣投出一片文娱版图: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长城》,而印象公司先后斥资3.5亿元打造的《印象·丽江》等大型实景演出,更是得到IDG资本参与投资8700万元 。
截至2020年,IDG资本已从2000万美元现金,成长为所投公司超过900家、其中有200多家成功上市或完成并购的投资巨头 。
24年走来,虽然不乏遗憾、失误,或是暂未显露的潜力股,但风险投资本身就是赌博 , 长期主义下必然存在暂时的得失 。股神巴菲特也遇到了“2020年滑铁卢”巨亏100亿美元,投出阿里的孙正义也曾错信疯狂的亚当·诺依曼 。
《艾问人物》(iask-media 。Com)认为,“谁才是行业NO. 1”这个问题属实没有必要,无论是张磊的“长期主义”,还是沈南鹏的“押注赛道”,抑或是熊晓鸽的“情怀法则”,三人本身同归殊途,却又殊途同归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行业无数次洗牌,资本斗转星移,熊晓鸽越来越淡定:
“现在再谈BAT,我就觉得很无聊了,15年前的事了 。”
“每一代的创业者都有每一代的机会,千万不要把BAT当作永远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通吃 , 永远都有机会投出下一个BAT级企业 。”
熊晓鸽是谁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在中国的互联网圈,有一支不可忽视的流量大军:
湖南人 。
“微信之父”张小龙、“腾讯五虎”之一的曾李青、58同城姚劲波、陌陌唐岩、快手宿华、快播王欣……
这应该是互联网最庞大的一个群体 。
【1 湖南人,霸占互联网的三分天下】
有人估算,在中国的互联网圈,湖南人可占到三分之一 。
虽然这么说 , 并没通过严谨地统计,但也足以证明“湘军”在互联网圈的影响力 。
100年前 , 是“得湖南者得天下” 。而100年后,是“得湖南者得流量” 。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也说过一句话:
湖南衡阳人曾李青,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元老级人物 。
他和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并称“腾讯五虎”,在腾讯的发展初期,功不可没 。
而且腾讯“五虎”和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不太相似 。
“十八罗汉”实际上是“以马云为中心”,而“五虎”却是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 。
1998年,当小马哥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开始合伙创业 。在深圳电信混得风生水起的曾李青已经有了一个很牛逼的身份:
深圳互联网的开拓者之一 。
因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第一个宽带小区,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建成的 。
不过到了1998年,电信局整顿“三产”,曾李青所在的项目公司 , 面临被裁撤的命运,他也萌生了辞职下海的想法 。
最后,他决定去找他的领导——深圳电信局局长许文艳,请她帮助拿拿主意 。
许文艳说:
嗯,这话说的蛮有水平,当年我也是这么劝退员工的 。
只是许局长,送佛送到西 , 还推荐了一个人给曾李青:
马化腾 。
其实 , 曾李青之前和马化腾也打过一些交道,当时小马哥还在润迅 , 因为工作方面和曾李青有些接触 。
身材高大,御孙能说会道的曾李青,让内向柔弱的小马哥印象深刻 。
而彼时,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四人联手创业,准备大干一亮拆搏场 。
第一次开会时 , 大家突然发现,场面冷静的可怕,因为四个人都是技术宅男 , 个个不擅言辞 。
因此 , 这次会议的主要决定是:一定要找个懂销售的人来合伙 。
曾李青恰逢其时的出现,把一只巴掌终于给凑齐了 。
马化腾和张志东 , 来到曾李青的办公室,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的17楼,一个只有10平米的小格间 。
茶还没喝两口,三个人的分工就已经明确了:
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敬祥曾李青负责市场 。
那是1998年的秋天 , 曾李青办公室窗外就是莲花山公园 , 粉红的簕杜鹃花洒的漫山遍野,三人心情颇好,憧憬着将来能搞点大事儿出来.......
不过,他们怎么也不会意识到,这竟然是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开端......
曾李青加入腾讯后,虽然按照股份,他坐的是第三把交椅 。但他健谈,派头足 , 每次出去谈生意,都被人误以为是大老板 。
而斯斯文文的小马哥则被认为是运营助理,或者是秘书 。
但是小马哥并不介意,因为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账上没钱了......”
当时QQ已经有了百万用户,但那时的世道和现在不一样 , 流量压根儿不值钱 。
有家公司倒是有意收购,他们上门清点了一下桌子、凳子、电脑,出了一个数:
小马哥觉得太低,对方问他要多少?
他咬了咬牙,说:“至少也值100万啊”,对方笑了笑,闪了 。
后来 , 曾李青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卖不掉,可以找VC(风险投资)?。?
小马哥根本就没听过什么VC,因为当时风险投资模式刚进入中国 。
而将VC引进中国的,也是一个湖南人: 熊晓鸽 。
虽然后来的徐小平、沈南鹏等风投大佬名声很大,但中国VC的始祖,是来自湖南湘潭的熊晓鸽,他因此也被称为“中国 VC 第一人” 。
90年代的中国,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风险投资 。
1993年,当熊晓鸽从美国回到国内,和同学们说起自己的创投大计,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大忽悠:
当然,虽然曾李青和熊晓鸽是湖南老乡,但一开始曾李青并没有去找熊晓鸽,而是找到了其他两个好友 。结果这两个好友牵线搭桥,分别推荐了两家投资机构:
熊晓鸽的IDG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盈科 。
最后,IDG和盈科各投了110万美元,并分别占股20% 。
投资腾讯,既成全了曾李青,也成全了熊晓鸽 。
因为在此之前的7年里 , 熊晓鸽的IDG颗粒无收 。
之后 , 熊晓鸽又投资了百度、携程、搜狐、B站……所以他不仅成为了国内顶级的投资人,而且他还有了一句口头禅:
反正不管和他聊起什么公司,他最后可能都会冒出一句:“我们投的……”
而借着这两笔融资,腾讯不仅熬过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来在2004年又顺利赴港上市 。
腾讯的上市让曾李青实现了财务自由,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刘炽平。
当时腾讯的上市承销商,是高盛,而高盛负责与腾讯对接的人,叫刘炽平 。刘炽平比小马哥小两岁 , 两人一见如故 。
很快,小马哥就把刘炽平挖到了腾讯,一年之后,刘炽平又从首席战略官升任为腾讯总裁 , 是仅次于小马哥的企鹅帝国二当家 。
而在刘炽平刚加入腾讯的2005年,他还完成了一笔腾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收购:买下一个名叫Foxmail的产品 。
而Foxmail的创造者,是另一个湖南人:张小龙 。
当时谈判时的任命颇有意思:
在引进张小龙这件事上 , 腾讯的功劳簿向来是记到刘炽平头上的 。
不过 , 据曾李青自己说,他协助工作时也是蛮用心 。
他飙着自己的保时捷跑车从深圳赶到广州,去和张小龙谈收购时,湖南老乡的身份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无论怎样,刘炽平和张小龙先后进入腾讯 , 企鹅帝国的权力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7年,曾李青离开腾讯 , 位置被刘炽平取代;
2014年,创造了QQ的技术大牛张志东也壮年退位,其位置被“微信之父”张小龙和主攻 游戏 业务的任宇昕取代 。
曾李青离开腾讯后,走上了他的老乡熊晓鸽一样的创投之路,之后江湖中才有了那句传言:
北有徐小平,南有曾李青 。
后来,曾李青投资了他的一个老乡——湖南彬州的王欣 , 也就是曾轰动一时的快播的创始人 。
当然,这笔投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终没有达到预期,其实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
2005年,当曾李青第一次见到张小龙 , 曾李青可能没有想到,他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老乡,日后会在互联网圈封神 。
1969年,张小龙出生在湖南邵东魏家桥镇的一户穷人家,爷爷做过铜匠 。
家里有兄弟两人,一个叫小龙,一个叫小虎 。
小虎虎虎生威 , 可是小龙哥却比小马哥还文静 。
1987年 , 18岁的张小龙考入华中 科技 大学电信系,住在一栋苏式建筑风格的宿舍 。宿舍外边有个水塘,没事的时候,他就和室友们到池塘里钓虾 。
读研期间,张小龙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做计算机软件开发 。
因为一向爱睡懒觉,所以每天中午会睡到自然醒,然后骑着单车去实验室,晚上12点再骑单车回宿舍睡觉 。
1994年毕业的时候,原本张小龙是被分配到了一家国家电信机关 。但当他站在单位那栋死气沉沉的大楼前,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问完这个问题,他就放弃了铁饭碗,转而跑到广州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 , 当起了码农 。
1994年的时候,码农还不用“996”,所以业余无聊的时候,他就偷偷写代码,准备开发一款邮箱 。
1997年,张小龙的Foxmail一推出就火遍了全国 。
当时,中国大约有600多万台电脑 , 其中有200万台都在用Foxmail 。
但是,Foxmail并不能给张小龙带来一分钱的收入 。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Foxmail,他还是辞了职 。
当时周鸿祎慕名跑到广州去找张小龙,两人很快成了朋友,经常一起下馆子,淘影碟 。
有一次,周鸿祎提醒他:
结果张小龙说:
但很快,张小龙就意识到情怀不能当饭吃 , 因为他后来真的穷得快没饭吃了 。
直到1998年的某一天,张小龙收到了一封邮件,对方说Foxmail有漏洞,想和他探讨一下 。
发邮件的人是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 。
后来两人通上了电话,雷军问 :“愿不愿把Foxmail卖给金山?”
张小龙激动地开了个价:“嗯 , 15万,不能再少了……”
之后雷军派了两个码农去找张小龙详谈 。结果两人回来后对雷军说:
大家都说“文人相轻” 。其实码农也差不多,码农都觉得自己的语言最牛叉,自己写的代码也最牛叉,谁也不服谁 。
就这样,收购的事于是不了了之,一时大意的雷军错失了一个时代 。
所以到了2000年,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Foxmail,后来张小龙又做出了微信,把雷军推出的米聊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
雷军的那段日子,过得特别的阴暗 , 以至于每早醒来,满脑子都是“Are you OK?”的声音 。
然而 , 张小龙在卖掉Foxmail之后,却变得很OK 。
他揣着1200万,给自己买了一辆豪车,又来了趟说走就走的西藏之旅,然后开始给博大打工,继续负责Foxmail 。
一转眼5年又过去了,博大因为不善经营,把Foxmail连人带软件转手卖给了腾讯 。
张小龙带着Foxmail加入腾讯后,并没有搬到深圳,而是继续留在广州 。
当年 , 国家总设计师在深圳画了一个圈 , 这时小马哥也在广州画了一个圈(也就是传说中的广研),并对张小龙说:
2007年,QQ邮箱新版本上线,并推出了“超大附件功能”和“漂流瓶” 。
2010年,QQ邮箱跃居全国第一,成为了“中国的hotmail” 。
QQ邮箱做成功之后,张小龙又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半退隐状态,直到当年10月,一款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 , 半个月就收获了100万用户 。
张小龙脊背一凉,赶紧给小马哥写了封邮件:我们也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移动社交软件 。
小马哥回复道:“做,你马上就做!”
也正是在这时,雷军也打算全面进军移动社交领域 , 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赶在腾讯之前研发出米聊 。
2010年12月10日,米聊上线 。
一个月后 , 也就是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
当时,小马哥虽然让张小龙马上就着手研发微信,但稳妥起见,他也同时安排了腾讯无线事业部的两个团队(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同时进行研发 。
但这两个团队的 历史 包袱太重,反而是孤零零在广州 , 没有任何 历史 包袱,且不受利益牵扯和权力掣肘的张小龙团队,最后赢了 。
由此看来,当年小马哥让张小龙继续留在广州组建团队,远离腾讯大本营 , 简直是神来之笔 。
微信推出半年后,雷军的米聊彻底失势 。
不过当时张小龙在移动社交领域的强敌,除了雷军 , 还有一个他的湖南老乡——唐岩 。
很多人说张小龙是互联网圈的一股清流 。
但只要一提起唐岩,很多人会说:
而他创立的陌陌 , 更是移动社交领域公认的一朵奇葩之花 。
有人不可自拔,有人口诛笔伐,还有人一边口诛笔伐,一边不可自拔......
唐岩是湖南娄底人,比张小龙小10岁 。
当青年张小龙在大学沉迷于钓虾和写代码的时候 , 少年唐岩还在娄底矿区拉帮结派 , 拎着铁棍斧头在街上晃悠 。
1996年考上大学后,头上还留着斗殴时的疤的唐岩已经喜欢上了看《电脑报》 。
后来他又迷上了聊天室,天天混迹于娄底一个叫“神童湾”的聊天室,里面聚集着一群文学爱好者,而路子野的唐岩有一个很霸气的签名:
“谁不崇拜我,我就打死谁 。”
聊天室里的唐岩不仅言辞犀利,一言不合就和人论战,而且他还喜欢写小说,他曾写过一个矿区混混和一个姑娘的爱情故事 , 文风粗粝 。
结果他的小说引起了当时的网易新闻副总监黄章晋的注意 。
两人不仅成了网友,黄章晋还把唐岩带进了网易 。
后来,唐岩一路从编辑做到了总编辑 。
回想起2003年,当时小城青年唐岩刚到北京,看着帝都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他收敛了在娄底时的狂妄 。
有一天晚上,他坐错了车,却不敢向售票员问路,下车后,身无分文的他 , 只能沿着北三环走回月租330元的地下室 。
后来他自己也如实承认:之所以不敢向售票员问路,是因为北京话太好听了,所以担心自己的大弗兰口音被对方鄙视 。
那时候虽然穷,但唐岩始终认为,自己早晚会逆袭 。所以到了2007年,他刚搬出地下室,就买了辆福克斯 。
2011年,当他的老乡张小龙刚推出了微信,唐岩手里也已经攒了一百来万 。于是他跑去问太太,说他准备创业,假如没做成怎么办?
太太说,那就去上班 。
他又问:如果不想上班了呢?
太太回答:那就继续创业呗 。
他接着问:如果又失败了,能不能把房子卖了?
太太说:行 。
结果唐岩又问:假如又失败了呢?
太太没好气地回答:那就离婚!
唐岩心里有了底:
2011年3月 , 唐岩带着另外两个从门户网站出来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 , 开始开发一款手机软件 。
当时他们都没有接触过手机软件 , 于是买了一本 《iOS30天速成》 ,一边看一边写代码 。
在创业前,唐岩没有具体的目标,比如说,当年的小马哥创业时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三年后,腾讯的员工要达到18个人,一定把100多平米的办公室坐满!
但当时唐岩没想这些具体的东西 , 他想的是:
要搞就搞把大的!比如说 , 搞出一个像腾讯那么大的盘子!
当时唐岩一直紧盯着张小龙的微信 , 2011年8月4号,陌陌上线 。而在此前一天,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附近的人 。
虽然唐岩自信满满,但还是有点沮丧,他心里很清楚,他的湖南老乡张小龙,是个可怕的劲敌 。
后来就有人问他:如果腾讯做陌陌这个事 , 怎么办?
唐岩回答:该咋办就咋办 , 难道就不干啦?
又有人问他: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
唐岩哭笑不得: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
唐岩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 , 自信心爆棚,但他也很有自知之明 。他经常说:
作为一个“吉祥物”,每次去见投资人的时候,当对方问他:“你以前做过什么?”
他回答:“管新闻 。”
对方又问:“管新闻能干什么呢?”
唐岩又回答:“就是管哪条该不该上,标题怎么做 。”
对方满脸疑惑:“这个跟你创业又有什么关系?”
唐岩理直气壮地回答:“没半毛钱关系!”
2011年,在陌陌第一年的年会上,唐岩喝醉了,他向大家吐露了心声:
有人就说,如果陈浩南出来创业,大概就是他那样 。
2013年的12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唐岩在公司附近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结果被人抢了,两个人很快打了起来 。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和人打架 , 他回答:
唐岩这种性格,当然不招公众舆论的待见 。
以至于,2014年,陌陌赴美上市,大家一边炮轰陌陌是约炮神器,一边说唐岩痞里痞气 。
但是 , 我倒觉得唐岩是个蛮真实的人,不装逼,这种人实在太少啊......
而那些一边骂陌陌,一边骂唐岩的人 , 也是不开窍,根本不懂得“气质接近”的道理......
要说唐岩还真是个性情中人,他老乡王欣因为“快播涉黄”而面临牢狱之灾时 , 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
一年后,王欣的太太发了一条名为《老公你好吗?》的长微博,此时的王欣已入狱一年 。唐岩看完,激动地对该文章打赏了一万元 。
而在这篇文章的打赏名单中,还有另一个王欣的湖南老乡兼“好基友”——58同城的姚劲波。
————未完待续————
-End-
参考文献:《腾讯传》 , 吴晓波《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林军《熊晓鸽:江湖浮沉》 , 财经 天下《揭秘“微信之父”张小龙:华科走出的“独孤大侠”》,长江日报《腾讯的三生三世》,何加盐《探秘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张小龙》,拾遗《陌陌唐岩:CEO不需要什么都懂,但一定要知人善用》,金融女王《唐岩学“乖”:陌陌遭遇天花板,坏小子开始守规矩》,商业DNA
中国十大金融奇才熊晓鸽:
—— IDG亚洲区总裁
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中国信息的使者”的熊晓鸽先生,出生于湖南湘潭市,做过4 年电工;198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外语系;1984年,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国际英语写作专业弯数携研究生;1986年秋天,他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时 , 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 。1987年底,获得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后,进入费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担任了《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 。1991年秋,荣获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华协会“’99最佳新闻报道奖”和“留美最杰出青年”称号 。1993年,他代表 IDG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熊哓鸽亲自担任总经理;同年,与广东银行合作,成立另一家技术合资公司 。1998年,代表 IDG集团策划与国家科技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在今后七年内向中毕指国的技术产业提供十亿美元的创埋伏业基金 。
十大金融衡明奇才如下:
1、厉以宁
2、林毅夫
3、张维迎
4、郎咐嫌告咸平
5、陈志武
6、吴敬者孝琏
7、李季
8、钱颖一
9、徐小平
10、熊晓鸽 。
以上就是关于熊晓鸽经典语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 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推荐阅读
- ctnet是什么意思啊中国电信互联网设置ctnet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 说一说互联网法院的简介 互联网法院
- gif图片无法显示原因
- 如何提高迅雷下载速度
- 淘宝众筹入口在哪
- Vivaldi浏览器为互联网添加暂停按钮
-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身份验证操作办法
- 网上买火车票 如何连票
- 进入数字时代后的信息技术快速迁跃,你如何看待互联网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