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的介绍


丝瓜别名:天丝瓜、天罗、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
热量:20大卡(100克可食部分)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 故丝瓜汁“美人水”之称 。女士多吃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 。
1. 抗坏血?。?
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 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 健脑美容: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 抗病毒、抗过敏:
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 , 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可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祛风;
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
丝瓜络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经 , 可通络活络,清热化痰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1.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丝瓜;
2. 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
【丝瓜的介绍】丝瓜,入药部分为葫芦科植物丝瓜和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 。呢?下面是有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 欢迎参阅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热病身热烦渴,咳嗽痰喘,肠风下血 , 痔疮出血,血淋,崩漏 , 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 。
1、《学圃杂疏》:丝瓜,北种为佳,以细长而嫩者为美 。性寒,无毒,有云多食之能萎阳,北人时啖之,殊不尔 。然用其蒂可治小儿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凉可知矣 。
2、《本草求真》: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 。凡人风痰溼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 , 水肿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 。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故书有言,此属菜中不足 , 食之当视脏气以为可否也 。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
3、《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 , 烧灰,敷上 。
4、《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
5、《纲目》:煮食除热利肠 。老者烧存性服 , 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 , 行血脉 , 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 , 血气作痛,痈疽疮肿,痘疹胎毒 。
6、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 , 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
7、《陆川本草》:生津止渴 , 解暑除烦 。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丝瓜的药用价值
1、治痰嗽:丝瓜烧存性,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好酒下 。***《摄生众妙方》化痰丸***
2、治痔漏 , 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 , 为末 。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 。***《纲目》引《孙天仁集效方》***
3、治肺热面疮:苦丝瓜、牙皂荚并烧灰,等分 。油调搽 。***《纲目》引《摘玄方》***
4、治小肠气痛 , 绕脐冲心:连蒂老丝瓜烧存性,研末 。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甚者不过二三服即消 。***《纲目》***
5、治大小二便热结不通:用老丝瓜一个,甘草二钱 , 木通三钱 。煎汤 , 频频饮之 。***《方脉正宗》***
6、治手足冻疮:老丝瓜烧存性,和腊猪脂涂之 。***《纲目》引《海上方》***
7、发疮疹:丝瓜连皮烧炭存性,百沸汤调下 。***《直指小儿方》丝瓜汤***
8、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 。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即通***《纲目》引《简便单方》***
9、治喉风:用天罗瓜研 , 灌漱 。如无生瓜时,用甘草一根,穿入瓜内,候干取出,研细为末 , 沸汤灌漱 。***《普济方》***
10、治血崩:棕榈***烧灰***、丝瓜等分 。为细末,空心酒调下 。***《奇效良方》***
丝瓜的食用技巧
1、丝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
2、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
3、烹制丝瓜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 , 油要少用 , 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丝瓜香嫩爽口的特点 。
4、丝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
丝瓜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 , 9-15g,鲜品60-120g;或烧存性为散,每次3-9g 。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敷 , 或研末调敷 。
丝瓜的副作用
丝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泻;不可生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