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湖南中元节有什么风俗
导读:每个地方的中元节都有他们特别的习俗和活动 , 湖南属于南方,但又与北方有那么一丝丝接轨,如今中元节就要到来,那么你知道湖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吗?想知道2022湖南中元节有什么风俗,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湖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接亡客
湖南人们从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说,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 。接亡客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 , 更是分外的隆重 , 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 。
祭拜的用具 , 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干净 。准备好祭品、纸钱香烛;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鸡是必不可少的 , 甚至还有一些对祖先许下的诺言或者祖先托梦交代的事情等等 。
湖南隆回地方,中元节接亡客的习惯是在农历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农历十二至十四日供饭,一日三餐 , 餐餐必备新鲜饭菜、每餐必须是荤菜 , 且须是三碗或五碗菜 , 成双数不行 。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 任其漂泛 。中元节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
烧包
每逢中元节前后,不少群众会在路口或水边“烧包” , 这是湖南绵延千年祭祖的传统习俗 。“烧包”包括“金银纸包”、“衣冠箱”,这些“财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经写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规则折好的成捆的冥钱 , 按亲疏关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边焚烧,让他们领着后人的孝敬,开心快乐回家 。
湖南沅江中元祭祀先人的方式就是烧包,但一般不会在七月十五烧,而是十一或是十二就烧,因此还流传一句话是“十一金十二银” 。
鸭肉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湖南地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 。
祭祖
【2022湖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湖南中元节有什么风俗】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是中元节也是祭祖节,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 , 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 , 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
湖南湘潭杨嘉桥一带,中元节祭祀先人时 , 大人要沐浴完毕,穿戴整齐,准备香烛、纸钱、鞭炮把在外面游荡的祖先迎接回家 。祭祀的过程中禁忌吹口哨 。而湖南岳阳一带的人家,有用挂吊钱的方式来祭祀先人的 。
祭祀土地和庄稼
农历七月十五,湖南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人们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 , 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鬼用天灯放出去 , 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 , 让这些鬼永远也回不来 。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
放天灯
湖南中元节有什么风俗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 。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 。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 。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 , 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 。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 , 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 。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
自七月之初 , 在湖南城市乡镇可看到各色各样的祭品,冥钱、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 。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 。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 , 开始焚香烧纸 。据说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 。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 。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 。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现在多选择在傍晚时) , 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 , 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 , 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 。”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 。
按照p阳农村的风俗,每年大概从7月初起 。要把自己的祖先从另外一个世界里接回来住上几天,吃上几天饭 。当地叫“接老客” 。在接老客时家里将神龛上的祖宗牌位请下,每日三餐奉祀 。农家则煮新米饭,做时新瓜菜,请祖宗先试新,叫"荐新" 。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晚或十五日是送祖之日,晚烧包“送老客”,叫“荐包” 。有的宗族还设有烧衣会 , 自七月初起,即举家折金银纸锭和衣包,由长房长孙恭写“列祖列宗某某冥中受用”,下书“某某子孙敬具” 。到夜晚 , 便成群结队上祖坟祭祀烧包 , 或在月亮初升时抬至水滨行礼焚烧 。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些纸钱,否则人们寄托给自己亡亲的钱物,就会被那些孤魂野鬼抢去 。人们常常把这种燃点香烛、供奉祭品、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的祭祀仪式,称之为“烧包” 。由烧包引发的“纸扎文化” , 成为了一项民间手工业技术和民间艺术,成为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查看全部↓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推荐阅读
- 2022威海文登区银龄安康保险报销范围 2022威海文登区银龄安康保险报案电话
- 2022威海荣成市医保延时缴费通知
- 2022威海文登区银龄安康 威海文登规划
- 2022威海文登区银龄安康工程办理指南 威海文登2021年政府扶持项目
- 2022威海市居民及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延期通知 威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
- 2022新坟中元节什么时候烧纸 新坟中元节烧纸有什么讲究
- 2022威海环翠区城镇独生子女养老补助个人申报指南 2022威海环翠区城镇独生子女养老补贴
- 2022山东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暂停服务时间+范围 山东省内异地就医办理
- 2022广西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中元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 2022广东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中元节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