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打人恶习

有家长问:我家的宝宝1岁2个月,到外面见到小朋友很高兴 。可就是不是用手拍别的小朋友的头或脸,就是抢别人的东西 。告诉他不应该这样 , 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 。请问怎么纠正?
首先得表扬这位家长 , 不“护短”,不偏袒,正视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 。
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 , 面对有这样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仅不责备,反而心中窃喜,觉得孩子敢下手打人 ,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将来到社会上不吃亏 。这样的家长应当“换位”思考问题,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打了 , 我们心里会好受吗?现在,各个家庭都是一个宝贝疙瘩,被人打了能不心疼吗?
小孩子动手打人是怎么回事?
【如何纠正孩子打人恶习】小孩子好动手打人,这是儿童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常性的有意的向别人的攻击行为,并成为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 。像这么小的孩子打人,还不是什么“异常行为“或“行为障碍” 。
一般情况是,孩子对他人有强烈的控制欲望,总想管住别人 , 让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这样 , 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认为别人都承认他 , 喜欢他 。如果别人违背了他的意志,不服从他,由于他还不会使用语言说话表达,或说话不利索,于是,便用打人发泄自己的不满,作为满足控制欲望的手段 。
小孩子好动手打人毛病的形成和危害
有时候,外界环境的消极强化,也会形成孩子的打人行为 。比如,孩子受到别人的忽视或冷落,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才以这种行为方式引起别人的干预或注意 。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直接影响孩子 。比如 , 家长好打孩子,孩子也会学着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去处理与别的孩子的关系 。
有的孩子打人跟家长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欺负、吃亏,就鼓励孩子在冲突时刻“先下手为强”,主张孩子有进攻意识 。
爱打人的孩子,一般不容易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差,对个性发展也不利,家长应该注意纠正孩子的打人行为 。
如何解决小孩子好动手打人的问题?
分析了孩子好打人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能采用“打”的方式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打孩子,孩子就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对待别的孩子,其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 。用“不文明”的方法,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犹如缘木求鱼 。因为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教育 。
一个小孩子好动手打人,屡教不改 。家长把孩子揪住痛打一顿,孩子一个劲地求饶说“我不打人了,我不打人了……”当家长住手以后,孩子说了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等当了爸爸再打 。”
面对好动手打人的孩子,要说服教育,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团结友爱,体验助人为乐 。引导孩子关爱、帮助弱者,为别人做好事,如拿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孩子玩,陪伴更小的孩子玩耍,或是小朋友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 , 帮助解决困难等,使之获得被感激和被表扬的愉悦体验,就是正面的情绪体验 。
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获得这种正面的情绪体验,与因无故打人经常得到的负面情绪体验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促使好打人的孩子自我约束,逐步改正不良行为 。
小孩子动手打人,一般还不是倚强凌弱,不是品德问题,不要上纲上线 。跟一两岁的孩子讲大道理,也是“对牛弹琴” , 起不了什么作用 。还是尽量从积极的方向加以引导,促使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内驱力”,自觉地“弃旧图新”,自我克服而不是被迫克服不良倾向和行为 。这有点儿“工夫在诗外”的意思,要比“就事论事”效果好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