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春期的“异性恐惧症”

【重视青春期的“异性恐惧症”】随着青春期来临,男孩女孩们逐渐进入性发育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会对异性感到好奇,喜欢接近异性,但却表现出对异性的异常恐惧 , 害怕与异性接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专家罗兰兰教授提醒:这是患上了“异性恐惧症”,应当引起孩子和家长的重视 。
专家介绍,对异性的恐惧,在童年和少年时经常被看做是老实、害羞 。有些孩子会渐渐摆脱恐惧的束缚,但有些孩子会因为情感的挫败,变得越来越敏感、自卑,直到发展为“异性恐惧症”,严重的还会抑郁、强迫、精神分裂 。“异性恐惧症”分为三种:赤面恐惧,表现为面红耳赤;视线恐惧 , 表现为目光紧张、竭力回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恐惧,表现为面部肌肉紧张、表现不自然 。“异性恐惧症”多发于14岁—17岁的青少年,青春期的他们,潜意识中会对异性产生一定的好感 。特别是性格过于内向的青少年,容易误认为周围的同学都在关注自己 , 一旦情感上受挫,和异性交流会变得害羞、紧张 , 产生逃避和恐惧心理 。他们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更不敢与异性交谈,即使与异性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则全身紧张流汗 。
专家建议,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萌生兴趣是正常现象 。如果得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兴趣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作为动力促人奋发向上,尊重而有教养地与异性交往 。因此 , 父母应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培养 , 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应引导孩子进行异性间的正常交往,不应谈“性”色变 。
专家介绍 , 青少年应学会妥善处理与异性交往受到的心理挫折 。由挫折导致难堪,会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反感,害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应认识到,不能以偏概全 , 受到一些人的嘲讽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在议论你 。如果是由于接触太少的原因造成的恐惧,则要通过增加与异性的接触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一味地躲藏,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