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口角 妈妈溺死亲生子】事件经过
知情人透露,2010年2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家住铜山县的周某要出去打牌,其妻子不同意其外出,遂与其发生口角 , 并扬言周某如果真要外出的话,她将会把三个月的儿子扔进水缸淹死 。因周某当时认为妻子在说气话便没当真 。不料,周某走后,赌气的妻子竟真的将襁褓中的儿子闷进了家中的水缸 , 导致其活活淹死 。
家长的虐待行为源头
儿子被自己亲手虐待致死,等待周某妻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然而法律惩戒的同时,我们也该深思 , 是什么令一位母亲狠心将亲生子送上不归路?又是什么心理让其在溺死亲子的过程中毫不留情!
专家指出,发生在家庭中的家长对孩子的虐待行为屡见不鲜 。孩子犯错便声色俱厉,甚至令其尝到皮肉之苦,这种情况的多发几乎已经令众多家长视其为正常 。而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这种虐待行为实际上属于心理障碍的表现 , 在很大程度上是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结果 。专家指出,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这也就促成了虐待行为的出现 。
夫妻关系不和,一方往往把对对方的怨恨撒到孩子身上 , 孩子成了一方的代替品、出气筒 。特别在濒临解体的家庭和已经解散的家庭,父母一方在孩子出错时更容易出现虐待现象;父母心理不够健康,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会借助找心理医生减压等正常方式,只会将在外压力回家释放,所以许多孩子成了父母情绪的宣泄对象 。特别是碰到挫折时,孩子更成了首当其冲的出气筒……,这些情况都促使家庭中的虐待现象频繁出现 。
而要尽量减少案件中这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 , 专家建议,家长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以消除心理虐待的心理根源 。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推荐阅读
- 生女儿的家庭夫妻离婚率更高
- 如何破解育儿焦虑
- 睡不好夫妻更容易吵架
- 夫妻共有房产怎么认定
- 母亲节鲜花店暖心文案
- 口角炎不能吃什么 吃什么好
- 夫妻之间吵架冷战的经典说说
- 妈妈生孩子前应该准备什么 生孩子前需要准备的物品
- 妈妈们处理宝宝伤口的常见误区
- 新妈妈产后饮食禁忌 十大“误区”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