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听专家的 坚持走路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 , 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老年病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百岁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尤以美国为最 。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古人的标准 , 而今别说八九十岁,就连活过100岁也并非遥不可及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11年6月17日报道,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老年病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百岁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尤以美国为最 。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中 , 美国位居第一 , 其次是日本、法国、瑞典、意大利等 。
102岁“雕刻大师” 平常心是长寿第一要素
“从来不想伤心事,凡事平常心”,芝加哥102岁的罗伯特·希克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长寿箴言” 。1957年的一次飞机失事,夺走了其独子小罗伯特的生命;第一任妻子与希克曼共度30年后,撒手人寰;第二任妻子也在结婚34年后先他而去 。
【健康长寿听专家的 坚持走路】“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很少记起 。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是小学时老师的表扬,还有5岁时和小伙伴玩的情景 。”他指着自己精心打理的花园说:“我这一辈子都很开心 , 看看这里的景色,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而今 , 希克曼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自己开车去教堂做礼拜,接着看报纸、做饭 。
105岁长寿老人 坚持走路是第二法宝
105岁的无锡市民王老太太 , 就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30多年来没有吃过一粒药的生命奇迹 。
家住无锡市区 , 今年105岁的“百岁老人”王老太太告诉采访人员:走路是最有益于全身健康的运动 , 既舒筋强骨 , 又畅通气血 。她年轻时行医就走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不坐车,翻山涉水,一走几十公里是常事 。退休后,她更有时间走路了 , 每天坚持2个小时,胸背笔挺,双手轻摆,步子不大但频率很快,走到微微出汗后再缓步前行 。现在105岁了,她仍然背不驼,腰不酸,睡眠也好 。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点评:“人老腿先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步行是对付生活方式病、维护健康的最佳良策 。
养肾 长寿第三根基
“健康”、“长寿”这两个词是不可分离的,健康是长寿的基础,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 。
说到健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研究 , 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人群总数的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通常称为“亚健康”状态 。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人群健康状态进行双盲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65%左右 。这足见亚健康状态应该引起国人何等的重视 。
一般来说,心神不宁、睡眠不好、频繁起夜、易出虚汗、面色憔悴、持续性腰背酸痛、视物模糊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 。由于这些表现都不甚严重,常常被人们忽视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 国民体质呈总体下降趋势:全国有约2亿高血压病患者,近1亿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和亚健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
专家指出:现代医学上说的起夜、失眠、腰酸、易出虚汗、精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从中医的角度讲,多与肾虚密切相关 。
40—65岁 生命的“一道坎”
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冠心病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肿瘤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 。知识分子阶层受这些疾病的拖累尤为严重,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左右 , 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 。
40岁,常常被人们称为身体“报警”年龄 。40—65岁,被称为易形成疾病期 。因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忽视了很多身体的报警信号 , 致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形成 。这时养生的要点:1.定期体检,即使发现小病也应及时治疗;2.听从专家指导,重视每一个养生细节,积极调理身体;3.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
专家指出:人如果在易形成疾病期,采用科学的补肾方法及时调理精、气、神,纠正腰酸、失眠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现象,压力再大,活到100岁仍然是可能的 。
为什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元气 。元气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肾里 。人就是靠元气活着,元气用尽的一天,生命就终结了,元气充足,则人长寿 。
中医释疑 肾虚的人早衰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自杀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速 , 西医无法有效阻断 , 中医5000年的文化积淀在抗衰延寿方面却优势凸显 。我国传统医学强调“肾乃命门”,可见“肾”与人能否长寿息息相关 。
“肾虚”是目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证 , 它暗示人体正从健康向疾病方向转化,表现为身体各个系统各种功能 , 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失调 。如果不及时治疗,肾虚就相当于“慢性自杀”,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出现真正的疾?。焊哐埂⒏哐⑻悄虿 ⑵堆⑶傲邢僭錾?。肾中的精气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二是后天饮食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人从幼年开始 , 由于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换牙齿、长头发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盈,达到“100分”产生了一种称为“天葵”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有生育的能力 。人的精力也在这个时期最充沛,思维也最敏捷 。从30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长 , 肾中精气开始出现生理性的不足 。40岁以后,往往开始出现肾气亏虚,如果不及时补养,就可能越来越虚 。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成倍上升 。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 。
专家点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老年人肾中精、气的过度消耗与透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肾虚,不但导致机体精、血及微量元素的全面流失,促使体质变得更加虚弱,还加速了机体细胞的衰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