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来历和风俗

夏至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量日影确定了夏至的时间,夏至的到来 , 说明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来临了,夏至后一段时间气温会持续升高,直到入伏,在古代的时候,夏至是夏至节,在北方地区有吃面条的习俗,江南一带则有吃馄饨的说法 。
【夏至的来历和风俗】夏至风俗和来历是什么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 , 其来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从而确定了夏至的时间 , 在《恪遵宪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 故曰夏至,至者 , 极也 。”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即将来临 , 但是这个时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在夏至后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概过二三十天,才是最热的天气 , 所以也就是开始入伏 。
夏至在古代的时候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又被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有拜神祭祖的风俗习惯 , 以便求得丰收,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冬至混沌夏至面”的说法,在夏至的时候要吃面条,而在江南一带,夏至的时候经常会吃馄饨,还有用称来给人量体重的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