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 , 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 , 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 , 但对机器人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 , 新的机型 , 新的功能不断涌现 。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 , 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就像机器人一词最早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一样 , 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 。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 , 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
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 , 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 。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 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 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的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 , 它由4部分组成: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
2.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 , 一种盔甲);
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肌肉、静脉、性别特征等人身体的基本形态);
4.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在剧本中 , 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 , “Robota” 是奴隶的意思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 , 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 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在该剧中 , 机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 , 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 , 罗萨姆公司取得了成功 , 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 , 导致机器人的应用部门迅速增加 。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 , 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机器人发觉人类十分自私和不公正 , 终于造反了 , 机器人的体能和智能都非常优异 , 因此消灭了人类 。
但是机器人不知道如何制造它们自己 , 认为它们自己很快就会灭绝 , 所以它们开始寻找人类的幸存者 , 但没有结果 。最后 , 一对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机器人的男女机器人相爱了 。这时机器人进化为人类 , 世界又起死回生了 。
【一文解读机器人的定义介绍 机器人是什么意思】 卡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像 , 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 ,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1950年在《我是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 , 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 , 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
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 。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 。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 , 人们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从这一定义出发 , 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
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该定义强调了机器人应当仿人的含义 , 即它靠手进行作业 , 靠脚实现移动 , 由脑来完成统一指挥的作用 。非接触传感器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 , 使机器人能够识别外界环境 , 而平衡觉和固有觉则是机器人感知本身状态所不可缺少的传感器 。这里描述的不是工业机器人而是自主机器人 。
机器人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 , 其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动物一般具有上述这些要素 , 所以在把机器人理解为仿人机器的同时 , 也可以广义地把机器人理解为仿动物的机器 。
1988年祛国的埃斯皮奥将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学是指设计能根据传感器信息实现预先规划好的作业系统 , 并以此系统的使用方祛作为研究对象” 。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 , 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 , 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 , 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 , 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 , 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 , 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 。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 , 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 , 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 , 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 。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 , 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 , 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 , 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指出:“机器人学的进步和应用是20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 , 是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 , 代表厂高技术的发展前沿 , 它在人类生产生活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正引起国际上重新认识机器人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
推荐阅读
- 一文理解主数据和参考数据 参考是什么意思
- 详细解读市场营销岗位职责 市场营销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 一文详解特斯拉德国工厂 特斯拉德国工厂投产时间
- 一文详解花瓣App用来干嘛 花瓣是什么软件
- 一文读懂plm含义 plm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一文带你搞懂步进电动机运行原理 怎么让步进电机动起来
- 一文看懂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wifi吗
- 一文看懂wifi和wlan区别介绍 无线局域网是wifi吗
- 一文了解恢复出厂设置带来的后果 初始化电脑的后果
- 一文解决硬盘无法识别 电脑检测不到硬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