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 , 望湖楼下/水如天 。

文章插图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
望湖楼:古建筑名 , 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 。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 , 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 , 遮挡 。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 , 因雨点大而猛 , 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 , 显得白而透明 。

文章插图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 , 用“跳珠”形容雨点 , 说明雨点大 , 杂乱无序 。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
忽:突然 。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
译文:翻滚的乌云就像打翻了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挡住山峦 , 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似的乱蹦乱跳地进入船舱 。忽然一阵卷地风吹来把乌云吹散 , 风雨后再看西湖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天连成一片 。

文章插图
写作背景:有一天苏轼在西湖上游览 , 眼前是浩渺的湖水 , 湖心还有几个绿色小岛 , 点破了湖水的单调 , 远处则是青山起伏 , 一层又一层 , 往外颜色越淡 , 像极了温柔的水墨画 。游到望湖楼下就在这时 , 天色骤然暗了下来一场漂泊大雨倾泻而下 , 打的船只铮铮作响 , 忽然一股卷风把乌云吹散雨停 , 他下了船 , 沿着台阶走向望湖楼 。楼上有人下来迎接 , 他就是陈襄是苏轼的顶头上司 , 也是与苏轼属于同道中人 。美酒佳肴给苏轼接风洗尘 , 几杯酒下肚 , 诗性大发 , 苏轼连写了五首诗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其中的一首 。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 病卒于常州(今苏州)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 , 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 世称“三苏” 。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

文章插图
作品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 , 后在楼头 , 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 , 写得有远有近 , 有动有静 , 有声有色 , 有景有情 。用“黑云翻墨” , “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 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 , 用“跳珠”描绘雨大的特点 , “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 。“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 , “水如天”雨过天晴 , 水天一色 , 令人心清气爽 。

文章插图
习题练习
1 , 这首诗在描写夏雨方面很有特色 , 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 。
答:对比 。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 给人以很强的视觉感 , 突出了骤雨突至的情景 。
比喻 。用“打翻的墨汁”来比喻来势之猛的乌云 , 用“跳跃的珍珠”来比喻乱纷纷飞溅的雨点 , “水如天”又写出雨过天晴、风平浪静的开阔之境 。
2 , 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
答:乌云密布 , 大雨突降 , 顷刻间雨过天晴 , 水天一色 。
3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 , 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答:乌云汇聚图 , 西湖骤雨图 , 狂风散云图 , 雨后西湖图 。
4 , 试从该诗的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
答:从云的黑、雨的白、水的碧蓝 , 浓墨重彩地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
5 , 这首诗融情于景 ,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诗意】答:抒发了诗人船中赏雨的喜悦之情 ,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
推荐阅读
- 如何快速催熟桃子
- 6月份节日,农历六月廿六,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呢?
- 六月黄和大闸蟹区别有哪些
- 农历六月牛宝起什么名字 属牛孩子起名宜用字
- 六月一日儿童节朋友圈说说
- 中午六月朋友圈心情说说
- 2021年六月出生宝宝取名大全 与六月有关的诗句起名
- 2021年六月份出生的男孩取名 六月出生的男宝宝取名技巧
- 六月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 六月要吃什么水果 6月份吃什么水果最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