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呢,是形容非常非常的高雅的人或者是事物;那下里巴人呢,自然就是形容那些非常的粗俗,非常不高雅的人或者是事儿了 。
这两个成语呢,都是出自宋玉的文章 。宋玉,大文学家,他还写过这个《登徒子好色赋》,从此落下个词——登徒子,好色之徒 。他的另一篇文章,《宋玉答楚王问》,这篇文章里呢,还出了两个成语,阳阿薤露,还有曲高和寡 。他这一篇文章产出了四个成语 。
说是有一次,这楚襄王问宋玉,说“宋玉你是不是有什么不良行为呀?怎么有这么多人总说你坏话呀?这有一个两个的说你不好,还有情可原,这么多人都说你的坏话,是不是就是你的问题了 。”
宋玉呢,没有直接回答,他给楚襄王讲了个故事,哈,这是他的一贯风格 。他说,有一个外地来的歌手,到咱们楚国的都城—郢城来献唱,开演唱会 。刚开始呀,他唱的是《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赫!好几千人都跟着他一起唱,改全民卡拉ok了 。然后呢,他又唱了《阳阿》和《薤露》两首歌,唉,这次跟他一起唱的人少了,不过那也有几百人 。最后呢,歌手唱了《阳春》和《白雪》两首曲子,这时候跟他一起合唱的,就剩下几十人了 。宋玉就说了“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下里呀,就是乡里,巴人呢,就是巴国的老百姓,相对于楚国人来说呢,巴人的文化水平很低,因此呢,《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就是现在的这个烂大街的流行歌曲,唉,口水歌,人人都会唱 。
《阳阿》呢,就是稍微高雅一点的曲子了 。薤呢,是一种草本植物,薤露就是薤叶上的露水,《薤露》这首曲子呢,是一曲挽歌,比喻人的命运就像薤叶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干了 。所以这《薤露》也是稍微高雅一些的曲子 。
《阳春》跟《白雪》就不一样了 。现在也有一首曲子叫《阳春白雪》,是这个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但这跟宋玉所说的阳春白雪可没有半毛钱关系,当时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 。明朝有本书叫《神奇秘谱》,这里面就说了,“《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白雪》传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师旷所做,和《阳春》一样都非常高雅,也很难学,很难精通 。这曲子高雅到什么程度呢?《淮南子 览冥训》里边写了,“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到了魏晋时期,也只有古琴大师嵇康一个人,才精通《白雪》 。他在《琴赋》里就说了,“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嵇康的弹奏水平那是没得说啊,他一死,这《广陵散》就没人能弹了 。可见这《阳春》《白雪》是多高雅了 。所以宋玉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曲高和寡 。
宋玉的意思呢,就是,说我不好的那些人呀,都是下里巴人,他们都粗俗不堪;我呢,就是《阳春》《白雪》,我曲高和寡 。,这宋玉可够狂的呀!
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其实这两句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两首歌曲的通称,后来"阳春白雪″是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表示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一个高深,养在深闺,一个通俗流传坊间 。
毛主席的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就是要文艺工作者创作符合时代的工农兵、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的优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深受"下里巴人″喜爱和欢迎的文艺作品 。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高春白雪弥下里巴人”的意思】毛主席非常重视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在革命激情岁月鼓舞士气,浴血奋战,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今天隨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话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与时俱进,走进高雅的艺木殿堂,西方的典雅的"阳春白雪″也进入中国寻常人家,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如中国的瞎子阿炳二胡演奏曲"下里巴人″的《二泉映月》在国际交响乐坛上获得著名指挥家小泽的高度赞扬,今天人民群众喜欢"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雅俗同享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芹菜和什么菜搭配炒怎么炒
- 幼儿园反家庭暴力教案,怎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 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 人与人相处之道 怎么和别人相处
- 折文与反文有什么区别,反文旁和折文旁的区别
- 鸡蛋清如何分离
- 从弟和昆弟分别是什么
- 吉利丁 鱼胶和琼脂可以代替吗? 鱼胶是什么
- 手环测血氧饱和度原理 手环能检测血氧饱和度吗
- 神武手游电脑版和手机版是否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