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汝窑遗址之谜作文

揭秘汝窑遗址之谜
说起汝瓷大部分的瓷器爱好者都知道,但是汝窑遗址在哪里,很多新手朋友还不知道,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探索汝窑遗址之谜 。
清凉寺窑

揭秘汝窑遗址之谜作文

文章插图
确定汝窑遗址所在地几乎是20世纪中国古陶瓷研究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由于宋代汝州的州治在今河南省临汝县(1988年改为汝州市),所以过去长期以来临汝县被作为调查的重点 。但20世纪50—60年代数十年来,陈万里先生先后对汝窑遗址进行5次调查,都没有发现汝州贡瓷的标本 。
1977年,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在调查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时采集到一片与宫中传世汝瓷相似的标本,后又对其进行科学测试,其化学组成与50年代故宫博物院提供给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传世汝窑盘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可惜的是当时采集标本太少,专家们为了慎重起见没有作出定论 。
1986年11月、12月上海博物馆汪庆正两次赴宝丰清凉寺作进一步调查,共采集瓷片标本40余件,1987年10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清凉寺汝窑址进行了第一次试掘,发现窑炉2座、作坊2座、排水沟和灰坑各2个,并在一个窖藏坑内出土较完整瓷器30余件,其中北宋御用汝瓷10多件与传世宫廷汝瓷相同 。
1988年秋和1989年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清凉寺窑址又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达1150平方米,计发现作坊和房基5座、水井4眼、澄泥池1处和灰坑8个,出土各类完整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2100余件 。将这些窑址中出土和窖藏的瓷器与传世汝官瓷对照,其胎釉完全一致 。
1998年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据,除出土大量青瓷、白瓷、黑瓷、三彩等民用瓷器标本外,在第三烧造区发掘民用青瓷窑炉4座,同时还在第一烧造区清理出作坊3座和灰坑等遗迹 。尤其是在第一区北部2个10×10米探方内出土御用汝瓷200余件(片),引人注目 。从1987年到1998年十多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清凉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发掘,虽然每次都有较大的收获和进展,但始终未能找到御用汝瓷的烧造区 。
1999年,根据清凉寺村村民提供的线索推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把工作重点由村外转入到村内,在居民住宅便道上进行试掘,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现了汝官瓷叠压层,出土汝官瓷瓷片上千片,初步判定这里即是汝官瓷烧造区 。
2000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第六次发掘,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窑址中出土遗物之丰富,也是历次发掘所乜有见过的 。
2001—2002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7、8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 。汝官窑遗址的发现,解开了广大汝瓷研究者探索半个多世纪的“汝官瓷遗址之谜” 。
张公巷窑
揭秘汝窑遗址之谜作文

文章插图
其中张公巷窑的发现,朱文立先生功不可没,在张公巷窑被发现之前朱文立就坚信除清凉寺外还有第二处窑址,而且是在汝州城内,从此不论严寒酷暑朱文立先生从不停止对官窑遗址的寻找 。
终于2004年4月朱文立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张公巷一户居民盖房子时挖出了很多的瓷片,朱文立闻讯后立刻赶到现场,随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发现的窑址进行了第一次的调查发掘 。
2001年2月,为了弄清楚张公巷窑的情况和性质,朱文立和汝州市文化局的有关领导赶赴北京,邀请北京的专家对出土瓷片进行鉴定,几位专家经过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此次张公巷窑抢救性发掘出来的瓷片均为汝窑瓷片,即汝官窑瓷片,张公巷确认是一处窑址 。
2001年3月,朱文立又带着张公巷出土的瓷片来到上海博物馆,请专家对这些瓷片进行进一步的论证,经过专家反复研究比照提出张公巷窑可能是北宋官窑的看法 。
2001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张公巷窑发现了比第一次发掘更为丰富的瓷片、窑具,同时还发现了不明显的作坊遗迹和大量的素烧坏碎片,第二次发掘证明了张公巷窑的确存在,困扰专家多年的张公巷窑址终于被人揭开神秘面纱 。
2004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的同志们春节尚未过完,就辞别了家人来到汝州,开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三次发掘 。2004年3月14日上午,发掘工地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考古队发现了张公巷窑的青釉瓷片的堆积层,一共清理出了40个编织袋的瓷片,现场还出土了完整的可复原的器物30余件 。根据现场出土的窑具和匣钵的工艺来看,这种工艺来源于清凉寺,表明张公巷窑继承了清凉寺御汝窑工艺,年代大致为北宋末年 。
张公巷窑出土瓷器制作精良,造型多样,烧造工艺复杂,显然继承了清凉寺汝窑的风格,从地层堆积情况推测,元代时的张公巷窑是一处繁荣的居民生活区,设窑烧造的可能性不大,由此专家推断,张公巷烧造青瓷的年代大致在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独特,制作讲究,古朴雅致,质量上乘,显然不是一般的民用瓷,它的性质应属官窑 。
【揭秘汝窑遗址之谜作文】
揭秘汝窑遗址之谜作文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