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啦 , 转眼就要过春节了 。古有俗语“大人望种田 , 小孩盼过年” , 过年小孩们不但有新衣服穿 , 有糖吃、有烟花鞭炮玩 , 还有压岁钱 , 压岁钱就是小孩们的“年终奖” 。春节长辈们给未成年小孩压岁钱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 说起来还真有些来头 。
【古代压岁钱的来历:你们都喜欢存压岁钱在那里啊?】

文章插图
压岁钱的来历
一、一般认为压岁钱源于西汉“压胜钱” 。压胜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 而是专门为了小孩佩带、玩赏而铸成形似钱币的避邪品 , 正面铸有天下太平等吉祥文字 , 背面铸有龙凤双鱼等吉祥图案 , 后来演变为压岁钱 。
二、也有认为压岁钱与唐代宫廷习俗有关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廷妃嫔 , 每于春时 , 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 。”王建在《宫词》描写到:“工人早起笑欢呼 , 不识阶前扫地夫 , 乞与金钱急借问 , 外头还似此间无” , “宿妆残粉未明天 , 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 , 库中先散与金钱 。”可见唐代宫廷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 这种风俗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 , 演变为压岁钱 。

文章插图
三、据《桯史》记载 , 北宋神宗年间某春节夜晚 , 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家人在汴梁街头观灯游玩时被歹人掠走 , 歹人逃跑途中巧遇朝廷马车经过 , 南陔大声呼救 , 歹人心中害怕 , 放下南陔仓皇逃跑 。宋神宗得知此事后 , 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 。压岁钱在民间由此流传开来 。
四、清道光年间 , 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长幼度岁 , 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 , 谓之压岁钱” 。晚清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有类似记载:“以彩绳穿钱 , 编作龙形 , 置于床脚 , 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 , 亦谓压岁钱 。”那时的压岁钱用红线串成串 。民国时 , 压岁钱用红纸包100文铜钱 , 寓意“长命百岁” 。再后来 , 大家都知道了 。

文章插图
压岁钱的传说
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 , 每年除夕之夜专摸小孩的脑门 ,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 , 甚至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 , 便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 , 这叫“守祟” 。据说有一大户人家 , 夫妻老年得子 , 十分珍爱 。这年三十晚上 , 老夫妻为防祟来侵扰 , 一边“守祟” , 一边用红纸将几枚铜钱包了拆 , 拆了包 , 防止自己睡着 。但由于夫妻年岁大 , 最终还是熬不住了 , 便将已包好的铜钱放在小孩枕边 。他们刚一睡着 , 矮黑的小妖祟便随着一阵阴风进了屋 , 就在他手伸向小孩额头时 , 小孩枕边突然发出一道金光 , 祟尖叫着逃跑了 。
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 , 大家纷纷效仿 , 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铜钱给小孩随身带着 , 祟就不敢前来侵扰了 , 人们将此叫做“压祟钱” 。祟与岁同音 , 后来被称为压岁钱 。
种种来历和传说 , 无不表明压岁钱这种传统习俗代表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 , 吉祥的祝福 , 美好的寓意与祝愿 。时至今日 , 很多地方压岁钱攀比成风 , 数目惊人 , 对于压岁钱 , 多数家长们要么全部“收缴” , 要么放任自由 。这不但给大人们带来了压力 , 对小孩们的健康成长也十分不利 。压岁钱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初衷 。

文章插图
相信好多人都不会读这个字:祟
那你们认识这个词语:鬼鬼祟祟
可不要觉得它没什么意思哦!就是因为古代有这样的一个小妖祟 , 才时得我们现在有压岁钱拿的 。
传说以前大年三十那晚 , 小妖祟会去摸睡觉的小孩子的头 , 而摸完之后 , 孩子就会头脑发热 , 最后就会变成另一个小妖祟

文章插图
所以孩子的父母总是很当心 , 总是经常半夜不睡觉 , 去守着孩子过夜 。直到有一位老人老来得子 , 他很爱惜自己的这个孩子 , 就大年三十那晚 , 拿着八枚铜钱给孩子玩 , 等到孩子玩累了就睡觉了 , 他就把那八枚铜钱放在枕头底下 , 结果半夜祟来了 , 老人想赶跑它 , 却发现那八枚铜钱发出了亮光来 。

文章插图
结果老人就把这个铜钱能吓跑祟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 后来又因为祟和岁的读音一样 , 这样压祟钱就变成了压岁钱了 。
我们得要感谢祟才能有我们今天的压岁钱啊!

文章插图
其实关于压岁钱的故事其实还有好多的 , 不过我相信你们用压岁钱的方法更多吧!你们都喜欢存压岁钱在那里啊?
推荐阅读
- 关于盗墓者的称呼
- 飞行模式是什么意思,飞行模式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 淡妆的定义是什么
- 竹筒饭是哪里的特产
- 蓝宝石的寓意
- 母亲节的来历和现实意义
- 大龙虾怎么吃的方法
- 怎么把微信拉黑的人恢复过来 微信被人拉黑了有办法恢复吗
- 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内容 儿童节的手抄报资料
- 36的因数有几,36的因数中,质数有几个,合数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