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的资料有哪些

文章插图
福建土楼的资料包括有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 。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作文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历史沿革
形成阶段
宋元时期(公元11世纪~13世纪),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 。早期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形式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 。关于最古老的土楼,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
发展阶段
明代(14世纪末开始至17世纪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 。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 。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福建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
鼎盛阶段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该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势必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让众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 。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 。于是便建造了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丰富多姿的土楼 。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工艺精湛、装饰华丽等等 。在晚期,外来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的建造中并得到了一定的反映,这便是福建土楼的鼎盛阶段 。
延续阶段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当地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一直延续至今 。这时期,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缺少华丽的装饰 。是福建土楼的延续阶段 。[5]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建筑特色
外形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 。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 。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 。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 。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
作用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 。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 。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
材质
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 。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 。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 。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 。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 。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筋混凝土般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
布局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
土楼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1]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景观特征
世界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福建土楼的资料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作文】
推荐阅读
- 青椒土豆片 青椒土豆片的做法介绍
- 钾肥怎么施肥
- 率土之滨远射什么意思 率土之滨远射介绍
- 三层肉炖土豆怎么做好吃
- 一立方土多少公斤,一立方土有多重量
- 土豆咖喱鸡的做法大全,咖喱鸡肉土豆的做法步骤
- 一方混凝土需要多少包水泥
- 西安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怎样 土木工程好吗
- 德国的传统领土东普鲁士哪里去了
- 土壤板结什么意思,什么性质的土地可以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