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

【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在初中阶段,“两表一器”是指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欧姆表不作教学要求 。电流表可以看作一个读出电流值的极小电阻,大量程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其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即通电的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 。
有一只内阻(设为Rg)为10欧姆,满偏电流(通过此表的最大电流,设为Ig)为30mA的电流表,如果把此表直接当作电流表使用,测量的最大电流只可以是30mA,刻度方法,把0--30mA划分为3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mA,这就是量程为0--30mA的电流表 。

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

文章插图
实际测量的电流值要大于30mA,如实验室中的学生电流表有0.6安培和3安培双量程,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流原理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在中学阶段,分流基本上是并联小电阻来完成 。例如改装成可以测量最大电流为0.6安培的电流表,则需要把上述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个小电阻R 。使这个电阻分流0.57安培,R 。的计算方法用欧姆定律或者分流原理,所以,R 。=0.03安培×10欧姆/0.57安培=0.53欧姆 。同理,改装成可以测量最大电流3安培的电流表,则要把上述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个电阻R’,使这个电阻分流2.97安培的电流,可计算R’=0.10欧姆 。
如果要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则一条刻度线要代表两个电流值,此时,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实际制作电流表时,是按照下图来改变并联(分流)电阻的大小,如图,连接ac,分流电阻是R1,R2和毫安表Rg串联;连接ab,R1和R2串联,分流电阻值是R1+R2 。由于R1+R2>R1,R1的分流值大于R1+R2的分流值,因此,连接ac时是大量程,连接ab时是小量程 。根据上述计算,R1=0.1欧姆,R1+R2=0.53欧姆,则R2=0.43欧姆 。
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

文章插图
电流表内阻的计算方法 。接小量程0.6安培时,电流表的总电阻为0.53×10Ω/(0.53+10)Ω=0.50Ω,接大量程3安培时,电流表的总电阻为0.1×10.43Ω/(0.1+10.43) Ω=0.097Ω,计算数据说明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为什么相当于一根导线(初中物理) 。
把0--0.6安培划分为3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0.02安培,这就是量程为0--0.6安培的电流表 。把0--3安培划分为3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0.1安培,就是量程为0--3安培的电流表 。很明显,同一条刻度线表示的两个刻度值是5倍的关系 。
电流表在电路中的应用 。举二例
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

文章插图
1,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如上图,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 。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可以读出电流值的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 。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Ω,R2=60Ω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6 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 mA 。求毫安表的电阻RA和电源的电压U 。(参考答案:40欧姆、1.44伏特) 。
电流表原理,通俗易懂的电流表知识点,原理、刻度方法和应用

文章插图
2、现一只满偏电流Ig=3mA的电流计G,已知其电阻Rg=100Ω,现在需要把它改装成一只量程为3A的电流表,如上图所示 。求(1)电阻Rx的阻值(2)求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值;(3)如图,将改装后的电流表接入右边的电路中 。已知电源电压U=10V,电阻R1=5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I=1.0A 。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2,以及通过原电流计G的电流I1 。(参考答案:(1)、0.10欧姆 。(2)、0.10 。(3)、4.9欧姆 。约0.001安培或1m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