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的特点,宋代哲理诗的特点贬义

哲理诗的特点

哲理诗的特点,宋代哲理诗的特点贬义

文章插图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
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
哲理诗分两类,一是有一定的诗意,但不够含蓄,往往是“概念大于形象” 。
二是具有生动意象,但含蓄,寓理于形象中 。
宋代哲理诗的特点贬义唐朝的诗讲究以大景衬豪情,宋朝哲理诗讲究写细小之物来阐述道理,即以小见大,与唐朝的大气相对宋诗更加细腻与婉约,哲理诗从细小事物讲明一个大道理,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哲理诗特点和基本情感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
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篇幅短小精悍,
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
理学诗的说理体现在哪里的特点文秘帮
哲理诗发轫先秦,盛行魏晋,至宋代达到巅峰,并且因时代不同而注入不同的内涵,或玄言,或禅理,或理学等 。哲理诗在题材上,多为咏史、送别和咏物等题材 。咏史诗,一般是借凭吊古代的人物或事件,来表达盛衰感慨,阐述治国之道,如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等 。古人重离别,然因人而异,送别诗所写内容往往迥然相异 。除了一般的惜别之外,还有抒发对人生哲理感悟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和人之间贵在相知,相知,天涯咫尺;不相知,咫尺天涯 。咏物诗往往感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 。杜秋娘的《金缕衣》,告诫人们人生苦短,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光 。
一、哲理诗的说理方式
1.写景状物来揭示哲理
即用具体的景物来阐明抽象的道理 。如《乐府诗?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就是用植物的春盛秋衰来比喻人生苦短,用百川归海比喻人生不能逆转,从而得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论 。朱熹《观书有感》,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 。其实,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如不锐意进取,不断自新,终将一事无成 。
2.借助咏史来揭示哲理
即借咏史来发表议论,阐明道理 。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总结历史教训后,对统治者提出警示,使之以史为鉴,引发治国思考 。
3.直接说理
这种情况不多见,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开篇就直接发表议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将幽深之理通过景物事件直接表达,如此举重若轻之举,可见他对人生感悟何其深刻 。
二、古典哲理诗的特点
1.构思精巧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开启思路,“远近高低各不同”承接铺开,“不识庐山真面目”提出问题,“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上句所问 。前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沟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的位置不同,所见之景也各不相同 。后两句,一问一答,缘何不能辨认庐山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所限,所见皆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这首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否则,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四句话,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构思巧妙 。有了前两句细致的景物描写做铺垫,后面的说理就显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谋篇非常精巧 。
2.语言凝练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景,首句扣题,二句运用传说虚写塔高,三四句实写登山感受,承前两句写景而发议论,深富哲理:人不能为眼前浮云遮蔽,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然该诗语言准确而凝练,首句几近白描,二句用典,意蕴丰富,三四句先果后因,用意精深 。三句中的“浮云”双关,一则指登飞来峰所见之浮云,二则联系作者的社会背景,应有“奸邪佞臣”意,《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不畏”二字足见诗人的勇气和智慧 。
3.理附意象
诗歌中,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与景物完美融合,才能感人,才能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否则,既无哲理也无诗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十个字融进万里河山,让人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 。后两句写登楼所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得更远,就需站得更高,既富于哲理,又与前两句承接得自然紧密,可谓“景入理势”(《文镜秘府论》) 。李忱《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首句写远方之景,由远及近 。二句写高处之景,由高到低,两句括天地而贯东西,揽实景而追虚象 。三四句,笔锋一转,即景生理――要使人生富有意义,就要积极进取,朝着理想追求不息,只要锲而不舍,就能实现理想,既别有新意,言人之未言,又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前两句的自然延伸 。
4.富含情感
哲理诗首先是诗,而诗贵在感人,贵在饱含强烈的感情 。哲理依附于诗情,并与诗情和谐统一,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产生张力,产生美感,所以,朱自清说:“强烈的情感能够将理融化在他的笔尖上 。”在《琵琶行》中,作者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之后,情不自禁地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既是对琵琶女的同情,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诗人贬官九江,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孤独寂寞,举目伤怀,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经历,同病相怜,自觉与琵琶女没有了心理距离 。这句话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高山流水,风尘知己,既感动对方,也感动了自己,既感动当时,也感动千古,所以,这句话常被人提起,人与人之间,若命运相同,必然会有相同的生命体验,理应惺惺相惜,互为知己 。说哲理切忌简单的说教和空洞的议论,决不能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 。
诗中的哲理情丝来源可分两类,一是原创,另一个就是鉴赏 。鉴赏诗歌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对诗句的理解,可以超出原诗的境界,如谭献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读者是不同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歌以哲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就能“绝处逢生” 。晏殊、柳永和辛弃疾三人诗句,来概括人生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是对事业学业的追求与企盼;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是对事业学业的献身精神;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是理想变成现实后的欢乐 。
总之,古典哲理诗是诗歌百花园里的一朵璀璨奇葩,它所阐释的哲理是我们必须拥有的精神营养 。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明德初级中学(730500)
阅读原文

有用
|


分享
合肥程序员培训-合肥专业IT培训-免费试学
值得一看的程序员相关信息推荐
合肥程序员培训-20年教学/就业/管理经验,师资雄厚,5000家IT合作企业,毕业学员直接入职就业,学费便宜能试听任意课程
ahbdqn.com广告
灶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京东家电,全场低价抢购!
灶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京东家电,高端品质,畅销品牌,折扣不断,质量好又便宜!「京东」品类全,折扣狠,送货快,省事又省心,享受购物就在「JD.com」!
jd.com广告
机构编程培训,本月新班,在线咨询,,数控编程职业学校
值得一看的编程相关信息推荐
黑马机构编程培训,课程设置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更新行业技术热点,在黑马学JavaEE编程,学习即积累项目开发经验,靠不靠谱你来决定 。
黑马程序员培训广告
大家还在搜
古诗哲理诗的特点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
哲理诗的解读
解读诗中蕴含哲理的诗
哲理性古诗解析
哲理诗的特点
哲理诗的说理方式
论诗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
已经到底了
——
【哲理诗的特点,宋代哲理诗的特点贬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