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公元1233年正月,蒙古与南宋组成的联军,对金朝最后的“国都”蔡州发起总攻 。金哀宗在喊杀声中仓皇退位,把皇位传给宗室完颜承麟后在蔡州幽兰轩里上吊自尽 。即位不到一个小时的完颜承麟,也在城破后死于乱兵刀下 。另外还有忽斜虎、乌林塔胡士、王山儿等高官贵族们,也相继自尽 。曾雄踞东亚的“大金王朝”,就随着这一幕幕悲情场景,凄然灭亡了 。
而对于曾享尽高官厚禄的女真贵族们来说,蔡州城的血火一幕,也只是他们在这场山河变色里的命运缩影 。在蔡州城破前的汴京战役里,由于当时的金哀宗扔下汴京远逃蔡州,留守汴京的元帅崔立趁机发动叛乱,叫蒙古军兵不血刃拿下了汴京 。而后崔立又趁火打劫,将汴京城内的五百多宗室妃嫔,押送到汴京城外五里的青城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当场被害,只有少数后妃被押到漠北,如此惨祸,史称“青城之祸” 。

文章插图
也正是在蒙金战争的同时期,金朝治下的辽东地区也爆发惨烈战祸,当地的女真兵将甚至还一度脱离金朝统治,建立了“东夏国”,随后蒙、金各方也在当地进行了惨烈争夺 。各个城市“多为废城坏碟”,如沈州、来远州等重镇,都在战火中毁弃,比如咸平路的女真人口,直到1292年左右才恢复到一百九十户 。而在中原、西北等各地,类似的战乱浩劫也成为常态 。
为了躲避战乱,许多女真贵族也离乡背井,开始了艰难的迁移 。特别是在河南、山西、甘肃等省,今天都保存着一些女真村落 。上文提到的“青城之祸”里,幸运躲过这场浩劫的金末女真贵族完颜守祥,之后就经历了一路跋涉,甚至遭遇了“浮海”(渡海)的考验,最终回到了位于今天黑龙江阿城地区的“上京”,他这一支女真贵族,从此在当地繁衍生息,明朝年间时,完颜守祥的后人被封为都督,清朝建都北京后,又定居北京,成为清代望族 。

文章插图
而也是随着蒙金战争的结束,包括诸多女真贵族在内的“金朝遗民”们,命运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
首先一个变化,就是许多“金朝遗民”们开始入仕为官 。比如汝州完庄村出土的一块墓碑就告诉我们:作为金朝皇族完颜氏后人的完颜守叔,就在元代时出仕为官,一度官至“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等高位 。这样的景象,也成了金亡之后,许多女真家族命运的缩影:早在蒙古灭金的战争里,就有重山、高闹儿等名将为蒙古军征战,在接下来的元朝灭宋战争里,出身女真贵族乌古伦氏的刘国杰,出身蒲察氏的李石柱,都是建功颇多 。

文章插图
而在元朝的军事制度下,这些为元朝立功的女真族将领们,在元朝建国后也驻扎各地 。因此元代女真族的分布范围,也比金代时更广,甚至云南等地,也有女真人聚居 。
除了武将之外,在元代的“文官领域”,女真人的存在感也很高:元朝的秘书监里,就有高元侃、高元者图、完颜君翼等女真族官员,甚至女真人都实、阔阔出二人,还在元初受命勘察黄河源头,是为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史上的大事 。
而在这些现象背后,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女真族的深度汉化 。
【塔塔族,金国灭亡后,女真贵族们的下场到底有多惨】其实,自元朝时代开始,女真族与汉族的差别,已经十分微小 。从金朝年间起,东北大地的大量女真部落迁居内地,与中原汉族百姓相处杂居,很多人更转入了农耕生活 。于是“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女真的汉文化,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所以元代的文官里,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女真人 。
而在整个金元时期,女真族也涌现出了很多文化名流 。比如创作了十多种元杂剧的戏剧家石君宝,就出身于辽东的女真家族,写下《夕阳楼》《错尽风光》等名作的李直夫,是出身蒲察氏的女真人,另外还出现了李之英等以科举入仕的名儒 。这些人从日常举止到思想文化,都与汉族文士无二,甚至好些专业学者,都想不到他们是女真人 。

文章插图
也正是在元朝年间,女真族也兴起了一个重要风潮:改汉姓 。比如前面提到的女真族名将刘国杰、李石柱等人,都是改了汉姓 。以陶宗仪的记载,到元朝末期,女真族里有三十一个姓氏,最后都改成了汉姓 。女真族与汉族的通婚也更平常,比如前文提到的石君宝,其家族三代,都与汉族文士通婚 。
如此演变下,也就有了一条记录于《元史》的元代重要国策: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 。也就是说,在元朝年间大多数时候,女真基本都是“同汉人” 。这样的历史演变,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见证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
推荐阅读
- 56个民族的名称是什么
-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 有关家族团结的语录,振兴家族团结的的名言
- 维吾尔族的节日,维吾尔族的风俗
- 尉迟迥和尉迟恭的关系
- 关于屈原的故事 关于屈原的故事有哪些
- 什么是奴隶主贵族
- 齐齐哈尔有哪些少数民族啊
- 描写喷泉的优美句子 描写喷泉的句子
- 打工一族申请信用卡有什么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