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10点进入大寒:小寒大寒,又过一年

北京时间1月20日10时39分将迎来“大寒”节气 。同“小寒”一样 , “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 并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 , 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
【20日10点进入大寒:小寒大寒,又过一年】
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 , 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 , “大寒”节气开始 。虽说此时节寒潮频频南下 , 大风、降雪不时让天气变得寒冷 , 但大地却在悄悄回暖 , “残雪暗随冰笋滴 , 新春偷向柳梢归” 。这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 , 春天就要到来 。
“大寒”三候也显示出春意正在萌动 , 一候母鸡产蛋孵化 , 二候猛禽盘旋寻食 , 三候湖水冻到深处 。“花信”三候是:“一候瑞香 , 二候兰花 , 三候山矾” , 尽管这三种花大都开放于江南 , 但毕竟也为萧瑟冬季平添了一抹色彩和生机 。
大寒节气有哪些习俗在北方 , 大寒天气虽寒冷 , 但因已近春天 , 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 , 腌制年肴 , 准备年货 , 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 , 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 , 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 , 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
在南方 , 旧时有“大寒大寒 , 防风御寒 , 早喝人参、黄芪酒 , 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 , 糯米味甘 , 性温 , 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 , 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 。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 , 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 , 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 , 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 。
大寒时节 , 该如何养生此时节 , 空气干燥 , 呈现出一种持续“晴冷”的态势 , 人体新陈代谢减慢 , 养生仍需藏神于内而不露于外 , 注意持续保暖 , 避免感冒 。“大寒大寒 , 防风御寒” , 这对老年人 , 特别是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老年人安度冬季 , 尤为重要 。
饮食方面 , 要做到既能抵抗严寒 , 又可蓄存能量 , 进补量可渐次减少 , 适度增加具有升散性的食物 , 如萝卜、洋葱、芥菜、莲藕等;亦可选用健脾、护胃、益气的谷物和果蔬 , 以调理脾胃 , 滋养脏腑 , 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 。
进入“大寒” , 天冷气燥 , 人体皮脂腺分泌减少 , 常见皮肤干燥;瘙痒症、皮脂性湿疹、手足皴裂等皮肤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 。除随时注意皮肤保暖 , 亦可经常按摩 , 使皮下毛细血管舒张;日常多饮水 , 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 或安装室内加湿器 , 避免沐浴过频 , 忌烟酒 。阳光充足时 , 应注意通风 , 居住环境空气流通 , 则寒邪不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