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巡抚是什么官
巡抚为从二品官,是总管一省地方政务的长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有监察本地方政务之权 。
【清朝巡抚是什么官】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 。清朝时,正式以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 。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冶理辖区内的军民要政 。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 。
鸦片战争前,清朝全国有8总督16巡抚 。8总督为:直隶,陕西,甘肃,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 。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督抚一直到公元1906年才设置 。直隶,四川两省只设总督,不设巡抚 。甘肃巡抚于1754年撤去
推荐阅读
- sap是什么意思:软件巨头sap的成长历程
- 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有什么文具的做用是相反的
- 钙化灶什么意思,胃钙灶化是什么意思
- 期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期房 一起学习一下
- 古诗山行的意思,古诗《山行》的意思意是什么
- 掌上珠是什么意思,掌上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tailg是什么电动车
- 酵母菌是什么细胞
- 狗狗狂叫是什么意思
-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哪里都有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