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

李白和苏东坡,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不同的年代,各有着不同的人生 。当他们抬首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发自肺腑的感悟,千百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想其两人当时,喝得醉醺醺,望着蓝天皓月,直抒胸臆,给我们留下不朽的诗篇 。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青天中的月亮啊,你什么时候到来了?侍我放下酒杯来问问你;人是不可能攀爬上去的吧!但你为什么总是跟着我呢?你照耀着亭台楼阁,连绿色的树木大地都变成银色的了 。你晚上从海上升起,但你可知道早上你会隐没在云霞间吗?月中那个小白兔成年累月地捣药,嫦娥孤独地往在月宫,又有谁可怜呢?古时候的月亮我没见过,但我知道现在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 。人生在世,沧海桑田 。古人,今人若匆匆的流水,倏忽而过,大家所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嘀 。还是让我们对酒当歌,不负这般良辰美景 。来!再喝一杯吧!
李白的《把酒问月》触景生情,撫今追昔,有感而发 。感悟人生匆匆,有很多无奈 。就连住在月宫的嫦娥,辛勤劳碌的小白兔,也有她们的苦衷 。人世间;逝去和未来的象那匆匆的流水,每个人都是一样,倒不如把握现在,该干嘛就干嘛最好 。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之夜,苏东坡喝得大醉 。醉眼朦胧间抬头向天空望;哈!什么时候月亮己升这么高了?待我来问问青天;在天庭的世界里,今夜是那一年啊?我想乘着清风去到天上,但又怕那里的高楼大厦那么高,上边一定有点冷,恐怕受不了 。在那儿形单影只,怕是还不如人间好吧!
转过红色的楼阁,低矮的雕花窗户,今夜恐怕要失眠了 。不应该心怀忿恨,月亮那有永远圆的呢 。世人都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我们无法要求完美或去改变 。但祝愿人能长久,虽远隔千山万水,却都同样欣赏着这皎好的月光,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足矣!
每当月夜,我们仰望天空,皎结如银的月亮,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两位诗人的把酒问月,是诗人心灵深处的自白,面对此情此景,思如泉涌,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而伟大诗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是他能把自己心中的感悟,用最优秀的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把酒问月,是诗人通过问月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把酒问月,是诗人灵魂深处的表白 。把酒问月,是诗人天马腾空的浪漫情怀!
观海听涛感谢每一位阅读此文的头条朋友 。本文或有谬误,诸君看后可一笑置之,不必转较真,谢谢!


《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

文章插图
《水调歌头 中秋》是宋代诗人苏轼,中秋之夜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把酒问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月抒怀之作,反映了诗人及古人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我们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这两首诗中,为何两位大诗人都“把酒问月”呢?
我仔细琢磨,原因有四个“因为”:
一是因为诗人应该受到我国古代“问天”文化的影响 。问天文化包括问天问地问日月星辰 。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赋《天问》,洋洋洒洒170余问,开诗人问天之先河 。民间亦有问天之俗,人在迷惑、受冤或困境无援时,时有“呼天抢地”(成语)之举 。元杂剧《窦娥冤》:窦娥被押赴刑场时,问天:“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又有伟人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二是因为诗人应该受到我国古代“酒”文化的影响 。曹操于《短歌行》中写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后代文人骚客借酒一浇忧愁,庶几不无例外 。熟语亦有“一醉解千愁” 。
三是因为诗人应该受到我国古代情有独钟的“月亮”文化的影响 。月亮文化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喜爱用月亮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诗经 月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中主人公通过清澈明亮的月亮,想起那漂亮的爱人,抒发痛苦思念之情 。
四是因为两位诗人具有豪放性格,又惯于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他们的诗歌,比喻形像,想象丰富,脱俗的联想,大胆的夸张,传世佳作,千古名句,常常非常人之所想,非常人之所及 。
【《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为什么两位诗人都“把酒问月”】综上所述,《水调歌头 中秋》《把酒问月》,两位诗人为什么都“把酒问月”就不足奇怪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