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文章插图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如下:
一、从宽处理的原则;
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三、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四、分案处理的原则;
五、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六、不公开审理的原则;
七、全面调查的原则;
八、迅速简约的原则 。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 应当负刑事责任 。”
未成年犯法了怎么处理法律主观:
未成年人犯法的处理: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 应当负刑事责任 。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 犯法律规定的八种罪名 , 应当负刑事责任 。如果是未满十四周岁的人 , 则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
法律客观:
一、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刑法规定未成年人也就是不满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 《刑法》规定: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 , 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 , 如应判五年以上的 , 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 。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 , 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时候 , 政府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 , 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指出“对司法实践中出现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 , 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 , 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法定情节首先 ,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情节是“应当”情节 , 即是对量刑结果具有肯定影响的量刑情节 , 法律不允许审判人员有任何自由斟酌的余地 , 而要求其无可选择地按照法律规定从轻、减轻处罚 。“应当”就意味着必须 , 而非“可以” 。它要求:一是对未成年犯量刑要留有一定幅度 , 不能在法定刑内裁量最高刑;二是在具有从宽和从严情节中 , 应优先考虑适用从宽处罚的情节 。其次 , 该条款规定的还是多幅度情节 , 即法律规定的具有两个以上从宽处罚幅度的量刑情节 , 一个从宽处罚幅度是从轻处罚 , 另一个从宽处罚幅度则是减轻处罚 。最后 , 从轻、减轻处罚有一定标准 , 而非无标准的从轻、减轻 。首先 , 它是相对于没有该情节而言;其次 , 对犯罪少年从轻、减轻处罚还是相对于同种情节的成年犯而言 。因此 ,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基本精神是 , 在犯罪性质和其他犯罪情节相同或大体相同时 ,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比照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即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分子 , 在法定刑的范围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种或相对较短的刑期从轻处罚;或者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减轻处罚 。因此 , 正确理解和掌握该条款精神 , 对指导未成年刑罚适用情节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酌定情节酌定情节 , 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 , 由人民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 , 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 , 在定罪量刑时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 。少年犯罪的动机手段、犯罪时的环境条件、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少年一贯表现 , 犯罪后态度、人身危险性、少年犯罪的起因、促成少年犯罪的多种客观因素等等均属于酌定情节范畴 。首先 , 酌定情节在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具有普遍性 。一件少年犯罪案件可以不具备除年龄外的法定情节 , 但缺少不了酌定情节 。其次 , 重视酌定情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刑罚适用的相称原则和量刑个别化 。酌定情节在对未成年被告人刑罚适用的过程中应得到充分重视 。四、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 最高检发布了《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 。规定要严惩性侵害、拐卖、绑架、遗弃、伤害、虐待未成年人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 。对于未成年人初犯、过失犯、未遂犯、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犯罪 , 情节较轻的 , 可以依法不起诉 。五、犯罪记录的封存①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 ,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除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 , 应当封存 。(高法解释第490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 ,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法院生效判决后 , 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高检规则第503条)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 , 应当对相关记录予以封存 。(高检规则第507条)②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 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 , 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刑诉法第275条)③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 , 如果发现漏罪 , 且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 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 。(高检规则第506条)
【未成年犯法了怎么处理,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推荐阅读
- 中秋节日慰问微信
- 剩米饭烙饼的做法 怎么用剩米饭做烙饼
- 一文了解血痣形成原因 正常的血痣是什么样子的
- 博士买驴、冬日可爱……哈哈哈,这些成语这么二,我学会了也拒绝使用
- 鸽子的营养价值 带你深入了解一下鸽子
- 华为手表丢了能找回来吗 了解华为手环
- 头发油了不想洗头怎么办
- 得意忘形造句 得意忘形造句有哪些
- 雨衣霉了怎么洗,雨衣发霉怎么洗掉霉斑发
- 教你一招完美恢复所有数据 华为照片删除了怎么才能恢复